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45023
在线人数: 2936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表时间:2006-10-25阅读次数:3638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学校管理心理(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教育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学会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突出特点是:边缘性和应用性。边缘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一门科学。应用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与直接解决这一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连。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学、管理概论、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在学生掌握普通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与原理、一般管理知识与管理原理、学校管理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学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学会运用心理规律、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由于本专业只设一门心理学类必修课程,因此本课程适当补充了个性心理、教育心理、心理健康等有关知识内容。 三、课程教学的层次及基本要求根据本课程强调应用的学科特点,本课程教学要求设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应用。 识记:指对学校管理心理学各章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理解:指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结合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解释、论述和分析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较清晰的了解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其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辅导,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材的教学功能,帮助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这门课程;其三,针对学校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案例研讨,促进理论的应用。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录音课9学时,电视3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电视学时 录音学时 第一章 绪论 6 1 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7 1 第三章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11 1 第四章 教师心理与管理 10 1 第五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9 1 第六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9 1 第七章 学生心理与管理 7 1 第八章 学校领导心理 12 1 第九章 学校组织心理 9 1 复习 16 1 合计 108 3 9 二、媒体使用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学校管理心理学,约28万字)是学习的主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认真学习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字教材为方便学生自学,将教学和导学合一,设计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本章小结、练习与思考题、案例介绍。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 2、录音教材 录音教材(9学时)是重要的助学教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媒体分配及功能,综合、科学地使用文字、录音、录像教材。同时理清知识要点、提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难度,强化自学、指导复习。 3.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3学时)分为6个专题:个性差异与管理;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教师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领导理论及其应用;学校组织文化。分析重点理论,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操作和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和问题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使用。三、教学环节 1、注重多种教学媒体的配合使用,发挥好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接受直播课堂和网络复习的指导。 2、自学与面授指导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自学方法的辅导与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电大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心理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许多概念和理论是翻译过来的,学生自学会感到很困难,教师要辅导、帮助学生自学。在对学员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理论与心理规律要在了解、理解上下功夫,认真钻研,善于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心理规律、原则与方法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 面授辅导要根据学员状况,紧密配合电视课教学内容进行,可以采取用串讲知识结构与要点、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课要利于学员掌握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教师要了解学员的知识结构状况,认真备课、辅导与批改作业。四、作业 课程每章后设有练习与思考题,是学员必须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学员要认真完成作业,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环节。 五、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的具体要求详见考试说明。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识记: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理解: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形成阶段及条件;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临近学科的关系;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学校管理与人的心理 二、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三、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学科性质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校管理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第三节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和测验法 、四、实验法 第二章个性心理与管理 教学要求: 识记:个性的定义及特点;气质的定义及类型;性格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能力的定义及种类。理解:个性的结构和特点;气质、性格、能力的差异与管理及管理要点;性格和气质的关系;气质测量、性格测量、能力测量的主要方法。应用:运用个性差异的理论,解决管理实际中的问题。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 什么是个性 二、个性的特点 三、个性的差异 第二节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气质差异与管理二、性格差异与管理 三、能力差异与管理 四、个性差异的综合考虑与管理 第三节、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及条件 二、气质测量 三、性格测量 四、 能力测量 五、心理测量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教学要求: 识记:需要、动机、目标、目标管理、激励、强化、挫折的概念。理解: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特征、分类;目标的心理功能;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应用:教师积极性的特点、需要的管理、动机的激发、目标选择与管理;激励理论与激励方式;心理挫折的原因及表现;心理挫折的防卫机制与对教师挫折心理的管理。第一节 教师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一、 需要是教师积极性的源泉 二、 动机是教师积极性的动力 三、 目标与目标管理 第二节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一、 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理论及其应用 三、 激励的方式 第三节 教师挫折心理与管理 一、 挫折的概述 二、 遭受挫折的反应 三、 挫折后的自我调节 四、 对挫折的管理 第四章 教师心理与管理教学要求: 识记:职业社会化;教师生命周期理论;教师成长的心理机制;教师评价标准;态度、态度的心理成分、态度的核心和功能;工作的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说服的信息沟通模式;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角色特点。理解: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说服的各因素如何影响说服的效果;教师压力的来源和过度压力的身心反应。应用:教师满意度对工作表现的影响,教师如何表达对工作的不满;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实践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社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 教师职业社会化 二、 教师职业社会化的途径 三、 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教师的态度及其改变 一、 态度的概述二、 教师的态度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三、 态度改变的理论和方法 四、 改变教师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二、 教师的角色和压力三、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四、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 第五章 学校群体心理 教学要求: 识记:群体、群体规范、非正式规范、从众、服从、社会助长作用、社会阻抑作用、责任分散、个性化、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士气的概念。理解:群体的功能;群体规范的功能;群体规范的意义;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的关系;从众的原因;两种服从;服从的意义;发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有效工作群体的特征;工作群体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士气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应用:如何避免在工作群体中出现社会阻抑作用、责任分散、去个性化等现象;群体规范的惰化功能及其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及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第一节 群体和群体规范 一、 群体概述 二、 群体规范 三、 从众和服从 第二节 非正式群体及管理 一、 非正式群体及特点 二、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三、 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第三节 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 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二、 责任分散 三、 去个性化 四、 群体讨论使个体决策有极端化的倾向 第四节 有效的工作群体一、 高效率工作群体及其影响因素 二、 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三、 群体士气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四、 教师集体的形成 第六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教学要求 识记:人际关系、人际行为模式、对人的知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效应、投射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竞争、合作。理解:知觉效应及其在管理中的影响;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和合作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应用:对人的知觉效应与管理;竞争、合作与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一、 人际关系概述 二、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师生关系 一、 师生关系概述 二、 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三、 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影响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 一、 竞争与合作概述 二、 学生的竞争、合作与管理 三、 教师的竞争、合作与管理 第七章 学生心理与管理 教学要求识记: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概念、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班级群体、班级群体的特征、班级群体的功能;班集体、班集体的特点、纪律的概念。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班级群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班集体形成的几个阶段;学生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应用: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学校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班集体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建设班集体;有效地解决个别学生和班集体的纪律问题。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 一、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管理 二、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 三、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 第二节 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二、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 常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 四、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 学生班级群体的概述二、 班级群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三、 班集体的形成 四、 班集体建设中的几个心理问题 五、 班级纪律问题及管理 第八章 学校领导心理 教学目标 识记:学校领导、学校领导角色、学校领导功能、权力、权威、影响力、权力与非权力影响力,领导集体与集体领导等概念;主要角色意识、韦伯的权力类型、佛兰奇的五种权力类型、学校领导集体的心理结构。理解:学校领导者应享有的权力、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因素;影响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四分图模型、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费德勒权变模式;学校领导的原理、原则。第一节 学校领导心理概述 一、 学校领导的概念 二、 学校领导的角色 三、 学校领导功能 第二节 学校领导的权力、权威与影响力 一、 学校领导者的权力与权威 二、权力与权威的分类 三、 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 四、 怎样提高学校领导者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领导行为及学校领导原理、原则 一、 学校领导行为研究 二、 学校领导原理、原则第四节 学校领导个体心理与测评 一、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特征 二、 学校领导个人作风与风格研究 三、 校长与学校领导者个人的考核测评 第五节 学校领导集体的心理协调一、 学校领导集体与集体领导的概念 二、 学校领导集体的心理结构 三、 学校领导集体关系协调的心理要素 第九章 学校组织心理 教学目标 识记:组织的概念、学校组织的特点;校园组织文化变革的过程;危机的概念。理解:校园组织文化的构造;对变革的心理反应。应用:组织管理的方法;危机管理的方法。第一节 学校组织心理的基本问题 一、 组织的概念 二、 学校组织的特点 三、 保持学校组织的有效性 第二节 校园组织文化的建设 一、 校园组织文化的概念和构造二、 校园组织文化的建设 第三节 变革与开发 一、 变革的基本问题 二、 变革的过程 三、 组织开发 四、 校园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