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澳门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科研计划

发表时间:2023-02-17阅读次数:240

聚焦课标  协同研修

——青岛澳门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科研计划


新学期,为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彻落实“双减”的文件精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办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学校将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明确目标,强化质量意识。聚焦学校的研究点和生长点,加强校本培训,合理规划教师的发展,通过多样的培训方式、扎实的培训过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不断成就教师的自我发展,成就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学习发生

(一)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以素养发展为核心,不断研究修订完善学校的“行舵课程”,加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理论实践研究,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深耕学校的文化。

(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

严格落实三级课程实施要求,保证课时,坚守“五项管理”规定,整体关照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学习生活,确保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时代进程要求。

(三)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1.学课标,持续转变观念

新课标是本,是课程与教学展开的依据,通过自学与组学性结合,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学习与考测性结合,不断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和实践,持续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观念。

2.重实践,促课标的转化

l  开展课例研究

   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国家省市区名师课例研究,开展本学科组日常课例研究,在观摩和剖析中学习与反思。

l  分层次开展交流分享活动

    名师“三个一”:组织一次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写一篇教育叙事。

青年骨干教师“四个一”:上一节展示课(单元);完成一篇研究案例;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设计;读一本教育名著。

新教师“五个一”:开展“三笔一画”基本功比武;上一节展示课;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完成一篇教育案例。

3.加强复盘和反思   开展课例和重要事件的复盘和反思,加大定期的工作的盘点和总结,推动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二、以研训为衔接点,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通识研训  学校将围绕“四有好教师”“双减”、“师德师风”“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开展学习,拥有底线思维,成为新时代的好教师,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的水平。同时基于时代的要求,在教师信息技术2.0验收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大力开展麻吉星、视频、抖音的培训,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让每个人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分层研训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将充分挖掘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开展分层次的培训,努力满足教师的需求。学校将开设“新教师读书营”,每周二下午4:00-5:00在学校阅览室,学校干部将与五年内的新教师一起读书,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解决新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班主任研训   班主任队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中坚力量,本续期学校将结合学校的实际,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好习惯培养”“怎么办”等主题开展系列的培训,推进班风建设,加强家校沟通,让班主任有策略,有方法,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三、以工具支架为着力点,实现新课标的转化

1.搭建系列教研支架,提高教研的效率。为了提高日常教研效率,学校定于每周三下午是全学科组教研交流时间,结合课标学习汇报交流上一周教学研究重点,本周教研思路以及跨学科项目活动的联席设计。每周五是学科组教研,教研中落实“学习课标第一议题”,在教研中将课标逐步深化理解,内化于心。学校将教研组日常教研记录,以及教研组交流评价积分,评选 “深耕楷模”教研组。

2.搭建技术之家,让技术为学习赋能。根据教师信息技术2.0的培养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备受重视,明确技术如何赋能教学变革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学校将继续研究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海信智慧黑板、PAD等技术设备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助手,让课堂充满快乐,激发学生好奇心,丰富教学资源。推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实施,提升教育质量。

3.搭建备课作业活动支架,让模板为师生导向。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备课模板,在备课时,同时提前设计好学生学习三单和学生作业结构化设计,结合教学研究支架,教师能有效地让课标落地,就能有效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格。

4.搭建展示平台,分享精彩成长。教师间存在着认知和理解,以及教学方式和执行力的不同,影响着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在教学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将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让教师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索,推进研究,交流反馈,由此可以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建立自信,更好地实施下一步工作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人人都是研究者,学习者和合作者。为了继续推进“双减”的有效落实,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学科多元整合研究,实施基于新课程的学科教学,将课程研究落到实处。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内涵,丰底蕴,打造澳门路教育

特色,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