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建构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追求。所谓“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诸如填表、购物、做天气预报、过生日、找失主、配色、搜集生活中的号码,采访等。任务的形式为用语言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又可以发展学生本身。因此,任务自身也具有教育价值。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它要求教师首先使学生明白语言的意义(meaning),然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形式(form),即首先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再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各种形式的任务,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思维能力、主体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有5个要素:
1.尽可能真实: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活动。
2.有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3.必须有做事情的过程。
4.必须使用语言并通过使用语言来获取、处理和传达信息。
5.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
任务型教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A. 相对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它更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使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习得。
B. 执行任务和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的技能。
C. 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自生活的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语言学习材料和媒体基本要素构成。一种完整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学生的模式和教师的模式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特点。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他们通过设计相应的交际情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指导(他)学生练习。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2、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设计原则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民主和谐的原则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因此,教师应公正、平等、和蔼、信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这样,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合作的形式,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形成师生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总结为如下结构:
1、引入(Leading In)—— 热身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激发兴趣);进行复习 (复习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为实施任务作铺垫)
2、预备做任务 (Pre-Task ) ——介绍任务的要求 (明确目标、任务)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 (呈现、介绍、操练与任务有关的知识)
3、做任务 (While-Task)——做任务 (个人、小组、集体完成任务)
4、展示成果(While-Task)—— 展示成果 (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出示成果)
5、后任务(post-task)——反馈 。
A. 检查、评价完成任务的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以口头、填表等形式做评价)
B.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再一次通过活动强化本课语言难点。
6、布置作业(Homework) ——布置作业 (注意做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为下节课做准备的作业)
说明:
1) 预备做任务 (Pre-Task )在教师教的过程,首要环节是:任务呈现,就是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要求设置为相应的任务,教师运用任务组织教学。原本只是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十分清楚,而通过任务的呈现,学生有了明晰的学习目标,转而产生了一种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这种态度更有助于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对新的语言知识的兴趣更有望深化为挑战和探究自我能力的兴趣。例如有关个人爱好的教学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其教学要求是:1、各种颜色的熟练运用 2、对个人日常爱好的询问和应答。如果没有学习任务的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见到的只是各种颜色的英语名称和Do you like . . .? What’s your favourite . . . ?两种句型的练习,或者还有一些真实信息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面对的大都是教师一步一步呈现出来的信息,他们对整个的教学内容、要求直到教学过程结束也不一定明白,对于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学生没能发挥主动性。
而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任务在教学之初就呈现给了学生:“We’re going to find out ten classmates’ favorite colors and animals.”由于明确了学习任务,孩子们在比较快的时间内自然就能大致明白自己在每一步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是什么,什么能帮助他们得到信息和传达信息,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一个信心增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兴趣加深的过程。
明确任务后学生就进入了第二环节"学习新知"。任务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有差距,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学习相关的语言,因为需要而学,学为了用。教师在这时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新知。"学习新知"是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它包括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的,这时,教师就进入了"引导学习"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学生没有对新知识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前,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由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和讲座等活动,这就是"师生合作、巩固新知"环节。
2) 做任务和展示成果(While-Task)——学生掌握新知之后,从而形成"活学活用"的能力,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任务既可以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在语言实践中更容易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来,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因此,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主动学习、学以致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发挥"组织任务、点拨评价"的作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并以鼓励为主的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有一种自我展示的成功体验。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效果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话题为核心,以任务为主线,任务以活动为载体,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了“做”的机会,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在于组织学生开展适时的活动,及时提供并调整学生学习运用交流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任务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
任务型教学只是其中较好体现现代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教师应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吸纳以往我们在英语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综合考虑进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