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一学期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习工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补上知识的缺陷,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
一、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
在复习时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知识让学生梳理,要以复习目的为依据,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疏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2、错误让学生剖析。无论教师怎样防范,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纠正错误,教师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剖析错误,并纠正错误,这样往往比正面讲解印象深刻。
建议我们的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心中时时刻刻都有学生,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仍然要努力地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钻研教材备课时要事先考虑清楚:学生的思维会在什么地方卡壳,应该创造哪些条件让他们“摘倒桃子”,问题情景地创设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回忆学习新知的时候,哪些知识内容是学生不易掌握或者易混的(或者是错误率较高的内容及习题)等等,这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看看每个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充分调动起来,是否都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每个学生在除了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真的都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的课前、课后,老师们都可以问问自己、问问学生。
(二)培优与辅差的关系——两者兼顾
复习阶段,“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尤为突出,如果复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越来越难,就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复习兴趣受到抑制,产生厌学情绪,加重心理负担,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优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外兴趣题,让学生之间三五成伙地进行课外研究,给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对于他们可以充分的借助于评价,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动学生之间竞争、研究的积极性,创造出班级的研究氛围。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小组内形成“一帮一”或者“二帮一”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毫不吝啬的给于及时地评价,鼓励学生的互帮互助的精神,使之也成为班级学习进步的一种氛围。
二、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摸清底细,周密设计。
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复习,是搞好总复习的一大关键,因此,总复习前教师应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底细以及班级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周密计划,找出学生知识方面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同时找出影响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因素,以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再者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安排好复习进度,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就能全面而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复习目的。
(二)系统归纳,构建网络
数学中有些概念彼此有紧密联系,一个概念往往是前一个概念的发展,又是后一个概念的基础。在复习时,要抓住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系统归纳,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在复习中如果只是将教材内容简单罗列,平铺直叙,这样主次不分,重点不明,就一定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把教材内容分为:①不必复习 ②简单复习 ③着重复习 这样的三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例如,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是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否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应以大量的口算题和简算题让学生练习为重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综合的解题能力,从而全面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因此建议老师们在复习之前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大纲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教师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首先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此进学生对学习的反思,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后根据教材的四部分安排进行复习;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四)横向比较,沟通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讲授新课上,学生是不容易掌握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总复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对教材内容加以综合,进行横向比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在复习中梳理知识建成网状结构,进行系统整理和对照比较,以加深认识,使学生弄清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而不要死记法则,或者死记“窍门”。
如:复习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的知识的时候,应注重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把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线段、直线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三、针对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复习内容谈点建议:
1、本册的复习目标,教学参考书中写得非常清楚,不再重复,希望各位老师能细心研读教学参考,把握目标,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2、复习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对每一部分的复习侧重点是不同的,通常采用的复习程序是:
回顾----归纳----看书----整理(列表或网络图)----练习
这样复习,可以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避免学生机械记忆各种计算法则、公式及各种应用题的类型,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发展了学生的智能。
在“回顾”这一环节中,希望老师们能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在回顾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此时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摸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体会和态度以及学生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困难。另外,老师们还应注意教材表格中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一栏,很有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预先从未曾想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老师们在引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张表格的使用,使其能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学习过程中应运用小组内进行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回顾:
(1)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2)回顾个人及小伙伴的学习情况。
3、复习的时候还应重视各知识领域的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看教参p220页)
四、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复习除法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在这一部分里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这四部分内容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着重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形成计算的技能。
比如:p109页第1题。重在比较、整理笔算的方法,提高技能。
p109页第2题。复习验算方法,重在提醒老师们在平日的计算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p109页第3、4题。重在加强估算,促进技能的形成。并注重估算的应用,同时形成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
(二)复习混合运算、运算率,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运算律的复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运算律的深入理解上:一方面可以直接用抽象的字母表示的运算律让学生识别,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的简便计算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实际应用。另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际的问题情境,增强让学生灵活的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并且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之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但不作统一规定)。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运算顺序。
比如:p109页第5---10题。
(三)复习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以及观察物体。(复习练习中p111 12-15。)
在新授射线、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而得到的几何图形,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是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射线、直线的特征。这种以线段为知识生长点的教学安排是经过教材审定专家的充分肯定的。因此在带领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是应及时组织学生对射线、直线和线段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善认识。找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三种图形各自的本质特征。
同样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应让学生有较深刻地认识。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测量和画图的方法,(如量角、画角、画垂线和平行线及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
关于平行与相交,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已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和垂直现象,使数学意识从中得到又一次的培养。另外在复习中还应更加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能较熟练的做出平行线和垂线,(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完成这项操作活动,激活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并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敬请他们各自的思考,互相启发)
关于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要让学生经过复习,深切的体会到:怎样才是仔细观察,体会到要抓住什么才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才能把握物体的主要特征。在这部分内容里其中正视图和上视图是重点,在试图里既有形状,还有位置关系。侧视图是难点,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大练习,要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从侧面看时,两部分之间有被遮住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53第3题、p55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这样的类型可以多进行练习。
(四)复习用计算器计算、认数以及统计与可能性。(p112页16题---p113页23题)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中注意将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具体地说,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安排学生计算大数目的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按运算顺序确定计算操作过程的能力,帮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作用。
复习认数时,应重视基本的读、写方法和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复习统计时,注意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经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复习可能性时,教材提供了游戏的素材,启发学生根据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希望老师们在复习期间,多用心研读苏教版教材、教参,对教参中的每一个字都做到仔细琢磨,努力体会编者意图,尽可能的省时、高效的带领学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预祝大家工作顺利,节日快乐!
教研员 于青
200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