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40583
在线人数: 20305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专项质检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07-05-07阅读次数:1633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夯实学生的双基,我区于2007427日以随机质检的形式对二年级这两项教学内容进行专项质检,意图通过检测与老师们共同寻找这两项内容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促进市南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利迎接青岛市的这两项质检工作。

二年级数学专项质检成绩汇总

 

口算正确率%

解决问题正确率%

全区平均

82.05

65.4

 

优势:

一、计算能力部分:

1、多数学生的口算能力能达到课标要求。

     通过本次测查我们发现:全区90%以上的学生能在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50道题目,并且所做题目基本都是正确的,正确率比较高。这说明我们多数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本次测查抽测学校的口算平均正确率达到了82.05%,即80道考查题目,平均每名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的正确题数达到65.6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区大部分老师在平日教学中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标,按照课标要求抓住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进行教学。

2、部分学生计算速度快,正确率高。

这次10学校共399名学生参加了抽测,其中33人全部做对80道题目,达到抽测人数的8.2%;另有165名学生正确题数达到70道以上,达到抽测人数的41.4%;两项的总人数达到抽测人数的49.6%。这足以说明老师们平日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口算、笔算等计算能力的训练,我们将近半数的学生口算能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学生书写工整。

在阅卷工作中我们发现,抽测学校的学生书写都很认真规范。卷面基本上都是书写整洁、规范,在数字、等号的书写上老师都有统一的要求。从学生的书写认真、干净、仔细可以看出,老师们平日对书写的要求非常具体、细致、严格,这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问题能力部分:

在本次测查中,大多数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数量关系清晰,解题正确率较高,学生初步具有了分析、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

1、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

在这次测查中,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认真读题、读图。由此可见,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第一、二题,这两道题中,绝大多数学生能从图中大量的信息中,抽取自己解题所需的信息,进行解答。这两道题目在抽查的学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很少出现错误。这说明学生根据问题寻找信息的能力增强。

2、学生运用显性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解决问题能力部分38题是让学生根据信息图,选择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且列式解答。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图中的显性信息,自行提出恰当的问题,然后进行解答。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对数量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学生具有一定的估算意识。

   本次抽测中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已知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运用估算知识,运用估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计,从而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估计意识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例如:气球比星星大约多多少个?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4、部分学生问题意识强。

   本次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我们一共设计了18道小题目,这次10学校共399名学生参加了抽测,其中71名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里做对全部的18道题目,达到抽测人数的17.8%;另外还有70名学生做对16-17道题目,达到抽测人数的17.5%;这两项的人数占了全部参测人数的35.3%。在这两项中成绩较突出的学校有:大学、文登、德县、朝城、太平、莱芜。这些学校在这两项的统计中均已超过35.3%。这充分说明,在使用青岛版的教材中,老师们确确实实注重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能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问题:

一、计算能力部分:

1、进位加和退位减学生出错较多。

从口算部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题目掌握较好,但涉及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学生就出现了忘记进位,退位减忘记退位的情况。例如:63+37=9070-28=52

2、有余数的除法学生掌握有困难。

根据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次抽测题目中出现了7道有余数除法试题。我们发现:计算余数的除法时,学生找不对余数,例如:20÷9=2……1;还有些原本没有余数的除法试题,学生容易写上余数,例如:49÷7=6……7。从这些有余数的除法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出现知识的综合后所显示的综合能力的欠缺。这需要今后教学中引起教师的关注。

3、长度单位进率混淆。

本次抽测题目中还有8道关于长度单位的计算和进率换算的题目,学生出现了进率混淆的情况,例如:32毫米+48毫米=80)毫米=800)厘米。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测查中我们发现尚有5%的学生,计算速度、正确率较低,5分钟时间内完不成30道题目。

5、学习习惯的欠缺。

   从测查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看错计算符号、看错数字。例如:63+37,有的学生看成63-3763+7336+37

二、解决问题能力部分:

1学生缺乏自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本次试卷第3-8题是让学生自己看信息图,选择相关的信息,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但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l        学生往往想到解决的算式,但是不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该问题。

l        找错信息,提出错误问题。例如:应该是星星比心形气球多几个?学生提成:星星比心形气球少几个?

l        提出问题试卷上已有的问题。例如,不少学生又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平均每行有几面小旗?这些试卷上已经出现的问题。

l        提出没有价值、无需列式解答的问题。例如,图中已有信息: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学生又提问:心形气球几个一行?

l        学生又补充上条件再提出问题。例如,56面小旗,拿走了27个,还剩几个?或者56面小旗,要挂成4行,平均每行有几面?学生增加了拿走了27个、要挂成4行等条件。

l        还有的学生提出用估算的问题,但不符合题目中“列式解决”这一要求。例如,有的学生提出:星星大约有几颗?列式:2730

2、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较大。

有个别学生对题目的多变性、灵活性无从下手。没有理清楚题目中的信息,无法提出相应的问题。虽然有很多3-8题全对的学生,但也有个别学生全部出错。

3、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有的学生在列算式时,把原数抄错;还有个别学生出现在列算式的时候把题目中的数据张冠李戴;计算出数据之后,漏写单位名称或者写错单位名称。

 

建议:

1、坚持口算练习。

    每天拿出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特别是可以加入一些视算练习,用卡片出示题目,让学生看1-2秒,让后把卡片反过来,再让学生回忆原题,说出答案。这样的训练可以可以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一切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拓宽知识的广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如本次质检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开放”外,还有“条件开放”、“思路开放”、“结论开放”等,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的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4、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从学生的可持续性和终身发展来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试卷中出现的粗心问题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二年级的学生从现在抓,还不晚。希望各校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好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如:引导学生如何认真听课,如何质疑问题?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合作交流?如何读题审题?如何动手实验?如何观察试验?如何猜测验证?如何检查作业?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渗透,引导和培养才能形成。使其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质,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注:

本次专项质检仅抽测了10所学校,另还有20所学校未参与这次质检,希望未参与质检的学校能认真阅读本次质检分析报告,结合本校情况,及时查找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