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2336
在线人数: 18222

形式多样的参与式培训,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发表时间:2007-11-25阅读次数:1671

社会要进步,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21世纪呼唤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正如专家提出:“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位好教师必须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之中,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才能体现新时代教师的品味和境界。然而,提供怎样的环境、机制才能让教师的发展成为自觉自愿的,丢弃以往的靠监督、提醒的学习习惯呢?在我园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打破以往的领导讲,大家记的模式,而是让教师真正进入培训主体的角色,在继承传统培训优点的同时,将目光更多的投向对新途径、新方法上,我们发现“参与式培训”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方式,并且探索实践多种形式的参与式培训,使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并对教科研产生了兴趣:

一、   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确立教研主题

贯彻市南区“优质教育年”的工作重点,本着“一日活动即课程”的理念,从我园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出发,结合我园教师工作实际,发现细化、优化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能力有待提高。我们从教师轮流的跟班观摩中共同认识到:一日活动中的细小环节更能体现新的教育思想。我们以案例分析为重点,通过跟班摄像、记录等方

           

式让大家教师分析,从而产生共鸣,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确立、计划教研主题,展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解剖,由此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做出多样化的理论解读,使教师主动去体验、品味其中蕴涵的教育理念,获得经验或吸取教训,进而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找出自己教学中的误区,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逐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很好的运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自己,从而各班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二、   发挥优势、善于总结、经验交流

确立了研究主题后,根据教师各自的经验、优势,教师自告奋勇选择研究主题,一些工作中多年的老现象、老问题教师们亟待去尝试解决,如何让喝水成为孩子的主动愿望?如何让进餐成为孩子的愉快时光?如何让节水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等等一些多年工作中的老话题重新回到教师的研究中来,担任主持的老师们提前开始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反思、调整,并主动通过多种渠道查资料、上网、阅读专刊,从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与大家交流、推广,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将教研成果通过各班的环境、家长园地中向家长展示,使家长对我园教师对工作的用心、细心、苦心得到了较高的赞誉。各班形势新颖的创意:秋天不干燥!我的喝水记录。我老师来干杯!等等体现了教师对工作的创新,原本家长每天早晨对孩子的遍遍叮嘱变为孩子每天主动的向家长介绍;每到进餐时间

            

时,各班总会传出优美、悦耳的小提琴曲、钢琴曲,舒缓的音乐、轻柔的话语,使孩子的性情得到了熏陶、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洗手池边的拟人化的提示语:别让我流眼泪,我好心疼呀!让孩子自觉去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并成为习惯。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走进孩子的心里去了解他们,寻求有效适宜的教育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运用新观念解决老问题,教师通过这些显形的成果,尝到了研究的甜头,同时使我园教研工作变得鲜活起来。每位教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学会了总结、提炼、推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试胆量、练口才,自信心大大增强,在集体中树立了威信,全体教师对教研工作保持了积极的态度。

三、   抓住契机、观摩研讨、学会反思

  许多教师不愿意接受观摩,并十分注重观摩的效果以及他人的评价。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教研活动中,多数教师选观摩活动总是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内容,获益又成功的教案。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好评,甚至选择低于幼儿现有水平的内容活动具有表演性质的内容,使观摩活动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在参与式培训中,我们的观摩活动不以展示、评价为出发点,而是注重对问题的共同研究,使观摩活动成为观摩者与被观摩者共同参与的探索活动。

我园在全体教师中尝试开展了研讨式的“优质教育活动观摩”。在研讨式观摩活动中,为使观摩者真正投入到教育过程中来,我们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向观摩者介绍活动目标、

                   

教育难点,准备尝试的教育方法。这样,观摩的老师就能够有的放矢的去看活动,在观摩过程中,观摩者积极思考,及时做出有重点的观摩记录,在观摩活动后先请被观摩者自己进行评析(成功之举、疏漏之处、教学机智、再教设计等)后,组织全体教师展开研讨评析,教师们将新的观念注入到研讨中,对存在的问题更清晰、明了。一些教师创新型的尝试:勇于向传统故事提出质疑;引导、挖掘幼儿的内心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移情情感;将音乐与美术活动的相互结合、渗透,提高幼儿的体验、表征、创造能力等等,引发了老师们深层次的思考,大家不再重视活动的优劣,更注重的是如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全区优质课评选展开之时,我园积极派老师认真学习、及时反馈,在教研活动中观摩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思与大家交流,对其中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对其中的问题大家共同分析、研究、评析,运用这个有利时机,教师参与其中,使自己成为研究者、思考者,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此后,一些专家、评委的精典点拨、评析,我们通过录像及时让老师学习,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提炼、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使老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开阔,切切实实体验“一课三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   提供机会、成果展示、主动学习

多种形式教研成果展示的选择,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一个可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如:教育笔记、观察记录、读书心得的展示交流、教育专题论文的展示、班级创新工作的介绍,家长工作的经验交流等等,教师们通过教研成果的汇报交流,充分体现自身研究价值所在,提高自信和在集体中的威信。在选择过程中,由于形式都是教师自选的,因此教师兴趣高,干劲足,效果实,注重在实践过程中的提高,得到了良好的教研效果。我们选择了教师工作中的成果及时整理、总结,《创新经验一得集》《生成活动案例集》《教师优秀论文集》编辑成册,将教师的辛勤成果进行推广、保存、留档。教师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取的成果,更激发了向专业纵深发展的动力。

    让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首先教师要主动发展。参与式的培训促进了我园教师主动的学习、自我提高,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尝试、探索、总结更适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以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使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共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