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669649
在线人数: 22298

11月29日天山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活动反馈

发表时间:2007-12-09阅读次数:2195

1129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活动反馈

时间

1129

地点

天山小学

内容

区级研讨活动

记录人

许占斌

一、观摩区级公开课

二、经验交流

三、优秀课例演示

四、教研员总结

过程描述:

一、观摩区级公开课:

课题:《我当小管家》 执教教师:天山小学马田雨。

评课:

德县路小学  刘坤老师

在本节课中,老师设计了一系列联系学生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实践作业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懂得爱家,懂得为父母报恩。教师力图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入手,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关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嘉峪关学校  卢扬老师

本节课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版块层次非常清晰,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了一个层次,相应在活动的难度和能力锻炼上都提高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最后的交流和学习,更使活动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升华。

太平路小学  于彦老师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创设实践情境,不少学生提出要自己来安排家里的日常开支,才是真正的小管家。通过示范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展活动。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

新世纪学校  王天津老师

老师在设计数学活动课中注意了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从而使得活动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本节次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体味生活、融入生活,促进了学生早日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如今的小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本次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幸福的来源,更加增强了爱家的情感。

二、经验交流:

太平路小学于彦老师做《灵活性使用教材,开拓品生、品社学科新视野》经验介绍。

§ 利用校内资源,补充教材内容

§ 引进校外资源,拓展教材内容

§ 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

§ 结合时效性,调整教材内容

§ 运用多媒体,趣化教材内容

三、优秀课例演示:

南京路小学 楚立蕾 课题:《全家福》。

四、教研员总结

1.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要带着课程标准上课。

§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对老师们的几点建议

§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          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附:本次研讨活动出勤情况如下:

会议主题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活动

时间

11.29

地点

天山小学

出勤要求

要求区各小学品德生活(社会)教研组长、一名学科教师参加。标注为发言积极,为请假,为缺勤。

 

到会人员

 

到会人员

新昌路

李敏 陈安美

莱芜路

毕烨

宁夏路

刘慧 张秀丽

德县路

刘坤 李婕

 

姜冕

北京路

梁书梦

基隆路

王朝晖 宫远辉

莘县路

刘圆

南京路

楚立蕾

朝城路

刘凤娟 马蓉蓉

燕儿岛

穆琳

定陶路

唐华婷

镇江路

张田田 苏红杰

区实二

崔妍

金门路

董秀珍

贵州路

徐泳、安璐

香港路

张辉

八大峡

李翠萍 付蓉

区实验

新世纪

王天津 王玉赞

嘉峪关

卢扬、丁玉新

 

邓晓璐

文登路

 

王俊 陈汝莤 宫莉

太平路

于彦

 

市实验

薛亚杰

海利丰

大学路

许婷婷

 

庄敏 梁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