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各校调研听课情况阶段性总结
一、优点
l 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课堂和谐流畅
24中汤仁姿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声音响亮,富有激情,有亲和力,注意对学生的激励赏识评价,如:“很困难吗?说说看,你肯定能找到答案;你找到了,可是没有看到题的要求,看谁能帮他一下?××这个原理背得最熟练了”等。学生在赏识与激励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接近了与教师的距离,学习变得主动积极而有实效。
51中王排云老师,教态自然得体,语言甜美且富有感染力,有主持人风范,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师生互动热烈,课堂就是一种享受,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王老师的思想品德课是最受学生喜爱与最值得期待的课程之一。
57中周华老师,课堂上始终微笑面对学生,始终以欣赏的目光、以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面对每一个学生,注意为学生精心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51中张凤霞老师、5中于芝隽老师、青大附中姜会云老师在构建和谐课堂、师生互动方面也很突出。
以上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和训者,而是和蔼的大朋友,是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是和谐开放的,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平衡。
l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注重课堂的情感提升
26中刘华艳老师,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展示省教学能手汇报课《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刘老师作为省教学能手所展现出的良好的教学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巧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对教材创造性的挖掘与解读,对课程标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案例情境精妙的创设与情感提升都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展现了市南区思想品德教师的风采。
51中王排云老师,在执教的全市公开课《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一课中,精选开发教学资源,播放西部孩子的求学梦的视频,设计“静听反思”环节,在音乐渲染声中,老师富有感染力地朗诵问题“西部的孩子我想对你说,爸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想对自己说。。。”,打动每一位听众,学生的情感得到极大的升华。此时的课堂已没有师道尊严,有的是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共鸣、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课堂成了展示、交流、探究的平台。这节课教学设计新颖而有实效,如行去流水,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教学功力及教育品格窥见一斑。
24中汤仁姿老师、57中周华老师在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知识为支撑,提升情感方面也非常突出。
l 重视课前新闻播报,引领学生关注时政
5中于芝隽老师,讲授《交往讲艺术》一课,课前新闻播报,选用的刚选出的十七大政治局常委,展示他们的视频及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他们都是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语言得体,是文明礼仪的典范,导入非常自然,切入点非常好,真是先声夺人,看课前导入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在授课中,讲授“学会赞美”这一内容时,于老师风趣幽默,还拿自己举例,勇气可佩,她说有同学为了赞美于老师而说“于老师你可真瘦啊”。这就不属于赞美的艺术要求。教学生动有实效。
7中孙轶君老师,课前的新闻导课,就是昨天刚召开的十七大相关资料,通过这一环节,创设了情境,增强了思想品德的时效性。
24中范寿清老师,大胆革新,让更多学生发布自己所知的最新信息,课前有大约7名学生争相发布,之后,老师及时点评,同时还发布自己所搜集的与本课相关联的最新时政。这样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关注国家。
l 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信息量大、资料翔实
7中常举华老师,讲授《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一课,精选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介绍了南车集团的动车组,还对比了原子弹与茶蛋等,让事实说话,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受教育的重要性。
57中王锦绣老师,讲授《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一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音视频资料(衣食住行、青岛变迁、申奥、入世、上海APEC会议等等),前后对比,直观性说服力非常强。
59中赵军老师,讲授《一年一度人代表》一课,播放十届人大会议现场视频,增强了直观性,很好地辅助了教学,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青大附中董蓓丽老师,课前播放嫦娥发射成功的视频,从变轨进入月球轨道,到三个定向,到如何对月探测,到太空刹车这样的技术性描述,都非常透彻,央视让她去主持现场直播也没有问题,真是增长了知识,可见多么善于学习,真是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
l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48中张佩文老师,讲授心理课《人就是相互支撑》一课,先让班上四个小组大声宣读自己的口号、组歌、格言,有梦想成真组,无极组,有英文的宣言,都很有创意,如一组:活得更精彩,生活不留遗憾,组歌是隐形的翅膀。过程中,设置一道活动题,1+1什么时候等于0、什么时候等于2、什么时候大于2。张老师设计了重头戏“男女对抗赛”一张报纸能站几个人?不断折叠,不断减人。最后是活动体验,学生说“真的不容易,要有秩序,要讲方法策略,要团结合作”等。本节学生的参考热情非常高,受到学生欢迎,既释放了压力,又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了知识。
51中王排云老师,遵行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既联系生活,又很有针对性,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关于受教育是义务,老师捕捉生活情境,设计了这样的对话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对错,小明:我讨厌体育课,学习好就行。小勇:我实在不是学习的材料,等初中上完了,就不想上学了。这样的问题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建构的基础,很好地落实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l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有特色
5中于芝隽老师,为了让大家都有平等的机会,都能参与合作讨论,她将小组四人分ABCD,轮流发言,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强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建构知识、获取知识。
24中韩美香老师,讲授《交往伴一生》一课,设置了畅所欲言环节,让4人小组交流,设定了讨论的时间是3分钟,之后要求每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发言,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较深层次的要求,合作学习不是形式,而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l 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已有的典型资源
5中曹轶老师、于芝隽老师,24中范寿清老师、韩美香老师,重视开发教材或教辅用书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引领学生重视教材、重视教辅。
l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5中曹轶老师,讲授《我与祖国共命运》一课时,给学生精心设计并出示了导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教师再加以点拨引导,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59中朱金山老师,执教了市级公开课《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课,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重视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通过精选案例材料,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l 重视板书设计,辅助教学
24中韩美香老师,重视副板书的作用,副板书即时记录学生发言中生成的知识,让学生有被重视赏识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1中王晶老师,板书设计知识体系明确,很好地辅助了教学。王老师的粉笔字非常美观,刚劲有力,是一种美的享受,可见老师深厚的功底。
l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由学会向会学
7中孙轶君老师,讲授第一课复习课,对于知识体系,孙老师布置学生自己独立梳理归纳,老师在巡视过程中不仅给予现场指导,还让整理得好的同学上黑板做示范,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所有学生的能力均提高很大,课堂实效性很强。
24中韩美香老师,讲授《交往伴一生》一课,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作标记,重点内容要加上重点号,要把握关键词。
24中汤仁姿老师,讲授复习课1-5课,本节教学内容很多,但老师却重点突出,将每课各归纳出几句重点的原理句子,如责任2句,成就2句,共同富裕5句等,帮助学生重点记忆,同时让学生记忆这些重要原理。对于基本原理,汤老师设计了30个小题的填空,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是学以致用即案例分析,老师自编了十七大专题的卷子,同时教给学生学法指导:一看(关键词)二问(要求)等等。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
51中王晶老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在给学生讲完答案后,老师将参考答案写到黑板上,供学生学习纠错反馈,难能可贵。
51中赵婕老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很到位,很细致,对于表格题,老师总结了学生的三种生活(家庭、学校、社会)四种角色(家庭中是未成年子女、学校里是受教育者、社会上是公民或消费者),表格题的理由,要求用书上的原理,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能重复,同一原理不能同时出现,表述要规范等,非常认真,可见赵老师很能钻研。
57中于剑老师,复习课填表题、情境问答题的学法指导也很到位。
57中周华老师,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她的一节第一单元复习课,首先老师让大家明确本节课复习的考试题型,目标清晰明确。然后是出示本节课相关的基本原理共4个问题。最后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案例分析,周老师遵循了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程序,第一步,呈现材料,第二步出示问题,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出示参考答案。周老师最为突出的是做完题后,请学生总结开卷考试的注意事项,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好题,一生回答,首先要会分析材料,还要注意格式,找准书上原理。一生回答,找出设问看关键词,要带着设问看材料,老师即时补充,还要看中心句子,答多答少还要看分值。之后周老师进行总结提升:1.审材料,第一,找出中心句子,关键词,第二,理清段与段的关系。2.审设问,第一,看分值,第二看题眼。3.审答案,第一,要序号清楚,第二,看要点,联系原理,准确作答。
青大附中董蓓丽老师,上了一节复习指导课,整个一节课,都贯穿了对学生的答题指导,非常实用。
l 课后作业落实到位,注重检查反馈
51中赵婕老师,学生的课后作业家中完成得认真,复习课前,学生的30个小基础知识填空回答得很好,而且这30个基础知识难度均不大,是学生最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说明老师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落实反馈,也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情。
l 面向全体,关注尊重学生困难生
57中周华老师、24中汤仁姿老师尤为突出,她们的课堂,师生互动良好,气氛和谐,教学效果明显。他们的课堂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不放弃学生困难生,给他们以自信以激励,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l 重视集备,加强合作教学
26中九年级集备组三位成员刘华艳、张华、马丽慧老师,非常重视每周一次的集备活动,集备活动重实效,每次活动精心准备,定主持人、定中心发言人,深掘教材,深入探究教学设计,备教材备学生,针对下一步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通过集备,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实现了1+1+1›3的效应。
l 重视每次研讨活动,在研讨中提高
全勤率较高的学校有:5中、24中、48中、51中、57中、59中等。每次研讨中,发言积极的老师有:7中孙轶君、24中陈彤、48中纪玉、51中修晓燕、59中宗彬、王蕾等老师。在省教研室进行的课件及论文评选中,积极参加省课件比赛,送交光盘作品的老师有7中的孙轶君、48中的纪玉老师。积极参加省论文评选,送交作品的老师有:7中孙轶君《案例教学激发思想品德课新活力》、7中王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48中徐天镜《游戏帮你来说话》、51中张凤霞《让思想品德课堂因自主学习而精彩》、51中王排云《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51中王晶《启发式教学的新理念》、59中朱金山《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策略》。12月份,青岛市教研室举行了教学能手的复评工作,我区各初中学校的多名教师克服了天气寒冷、路途较远、路程较长的困难,坚持前往观摩学习。在这一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有:51中修晓燕、王排云,59中赵军、胡雁,7中常举华,26中刘华艳,24中陈彤,57中李建涛、王锦绣,5中曹轶等。
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l 师生互动,赏识激励评价需要加强。
l 联系学生生活需要进一步加强。
l 关注全体,关注学习困难生方面需要重视。
l 教学的趣味性方面需要学习。
l 学法指导方面需要增强实效。
l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面需要探索。
l 生成性的教学智慧需要提高。
l 集备与合作教学需要加强需要增强实效。
以上是期初至今教研员到各校听课调研情况的简要总结,由于时间紧促,视角不同,总结不到或表述不到位在所难免,敬请各校领导老师多多指正!
市南区教育中心
2007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