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教师希望书籍能成为伸手可及的滋养,用读书来拓展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让教师们在教书与读书之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市教科所选编《每周一读》教师读本,自2006年起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作为青岛教育特刊,于每年元旦期间发放。此读本中的文章短小、经典,并配有“导读”,凸显人文性与科学性。
我区将以学思结合、读议交流为导向,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区域性课题,组织我区教师积极开展基于个人反思的读书活动,帮助教师将读书与用书紧密结合,让阅读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让书籍成为教师精神的伴侣,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加对象:
获得教科研中级以上资格的实验教师(其他教师自愿参加)
活动方式:
自三月份起,中心科研部将利用“市南区教育中心信息网”在全区开展“每周一读”读书互动交流活动(版块名称为“每周一读”读书交互平台)。带领全区在线教师互动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提供建设性意见。每月末,在“教育科研培训快递”中展示教师精彩的读书心得,年末编辑整理成册,做为我区教师专业学习的宝贵资料。
建议学校将此读书活动与课题的研究方向、教师培训内容和教研专题活动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开展“读经典著作,做校本研究”的活动,不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在交流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将读书与用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研部将对此活动的组织、参与的数量、质量与精彩回帖数进行定期的总结与反馈,并采用网上投票方式评选我区的阅读之星。
活动安排:
时间 |
区域活动 |
学校活动 |
成果呈现 |
发动
起始
阶段
2-4月 |
制定“每周一读”活动预案。教育中心科研部将利用“市南区教育中心信息网”在全区开展“每周一读”读书互动交流区。 |
科研干部组织教科研中级以上的实验教师结合必读书目,围绕主题,于每周四下午3:30—4:30在线读书互动交流。 |
此项活动将融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让每周一读的相关内容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
从三月份起,教育中心科研员做“每周一读”读书交流的版主,负责提供必读书目与交流话题,组织全区的科研中级以上实验教师互动探讨、参与交流,并将每周各校的网上回帖进行汇总分析和概括点评。
|
全区科研中级以上资格的实验教师积极参加读书交流活动,将有价值地读书感悟上传至教育中心论坛(每校每周至少有2位实验教师参与),以跟帖与回帖的形式与其他教师互动交流,不断跟进与推进读书交流的进程。 |
月末,各校统计实验教师参与网上交流的情况。
科研部将在“教育科研培训快递”中展示教师精彩的读书心得。 |
巩固
扩大
阶段
5-10月 |
组织全区的教师参加2006省、市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包括“我读《XX》”)。
中心科研部教师参与学校读书交流活动。 |
学校分管干部及时收集、整理、提升读书过程中的收获与心得,在2006年的省、市论文评选活动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建议学校将此读书活动与校本研究、课题研究的方向、教师培训内容和教研专题活动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将读书与用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各校2006年省、市论文参评数高于去年参评数的10%。
召开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
|
成果
推广
阶段
10-12月 |
对“每周一读”活动进行总结。年末对精彩的读书心得进行编辑整理成册,做为我区教师专业学习的宝贵资料。 |
学校密切关注教师们在参与此读书活动中的专业成长情况,收集校内教师能用书籍指引教育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典型事例,及时汇总、提升,学年末汇集后交到教育中心科研部。 |
读书现场会、心得交流会 |
年未采用网上投票方式评选我区的阅读之星。 |
各校做好此活动的档案整理工作。 |
总结反馈此活动的组织、参与的数量、质量与精彩回帖数。 |
活动要求:
1、建议学校将本项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各校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方向、教师培训内容和教研专题活动的实际需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2、建议学校积极调动科研骨干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将学校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读书行为。注意观注教师参加网上交流的质量,结合读书内容发表个人见解,鼓励教师从多种角度对所读书目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
3、学校还应及时收集并向科研部反馈对“每周一读”读书交流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科研部及时对读书交流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4、市教科所应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决定加印《每周一读》(工本费每本10元),有需求的学校务必于2月27日(下周一)下班前将征定本数电话报科研部。
市南区教育中心
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