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市南区约30名历史教师在青岛第26中学举行了一次集公开课与九年级教学研讨于一体的教研活动,分管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24中董涛副校长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进行了指导。
首先,26中的崔燕老师执教了一节七年级公开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后,59中的孙琳涛老师、志城中学的王玉华老师、24中的张文石老师、7中的孙君老师、48中的于杰等老师,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指出这节课的亮点与优点:敢于跳出以往课本的窠臼,能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历史积累和学情状况的前提下,大胆地挖掘与加工教材;能将本课遥远的历史知识与现实拉近;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使用;能突出地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将学习历史的触角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等,不一而同。大家一致认为,崔老师虽然教龄不长,但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并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听课的老师们演绎了一节精彩的、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场景,赢得了与会教师们的喝彩。当然,一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暇的,老师们在指出优点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值得商榷和探讨之处。最后,24中的董副校长也作了发言,肯定了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并高屋建瓴地对本课作了点评。董校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市南区历史教研活动能够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更好地开展,切实地利用教研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
听评课结束后,市南区兼职教研员就九年级期末检测事宜与九年级任课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相应的安排,确定了下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及发言人选。应老师们的要求,我区拟在近期内开展一次九年级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以此来不断提升我区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