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下午,我区在青岛市第59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以“2007年九年级历史会考复习工作交流”为主题的研讨会,约有近百名历史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多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他们分别是: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历史教研员陆安老师、市南区教育中心吕谊主任、青岛市第24中学董涛副校长和青岛市第38中学张青涛副校长。同时,各区片初中历史兼职教研员、局属中学和各区骨干教师等也应邀出席,区初中历史教研组长胡霞老师主持了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研讨会内容分为两个版块。第一版块由59中的吴月华老师执教了世界历史专题复习研讨课。吴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整合了世界历史的11个相关考点,进行了“人类文明”、“三次科技革命”、和“美国历史”的专题复习。经过匠心独运的设计,针对不同的专题,吴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复习方法:“人类文明”专题采用了地图复习法,图史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采用了表格复习法,吴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请学生自己设计表格的栏目,并到黑板进行展示。除了常见的比较栏目,学生还设计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比较中国”一项,中外历史比较,加强纵横联系,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深化;“美国历史”采用了人物复习法,用四位美国总统串起了美国历史,带动了复习。课后,胡老师一改以往陈旧的评课模式,将全体听课教师分为六组,围绕本节课“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等教学目标的实施设计了六道研讨题目,各组根据抽取的课题进行了开放式的研讨评课。这种较为新颖的评课方式唤醒了在座每位教师的专业主体意识,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地伸展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在六位组长依次与在座老师分享他们的评课智慧后,李沧区片兼职教研员杨剑英老师对此课进行了点评。
此后,研讨进入了课标研读、考点解读和复习方法介绍的第二版块。26中的李雪艳老师和24中的张文石老师结合课件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下册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的相关考点辅以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解读。7中的王欣老师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进行复习方法的介绍,使在座的初三老师能够通透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考点的要求,并且掌握科学的方法指导复习教学,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
市教研员陆老师对九年级复习工作进行了指导。陆老师在充分肯定此次活动准备充分、内容充实的基础上,对在座的九年级历史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针对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陆老师号召九年级老师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和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应试行为上,应超越功利的羁绊,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萌生职业自豪感。在会考复习时,要讲究复习策略,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整合相关的复习内容,使孤单、零碎的知识点构建成全面的知识网络和体系,便于学生掌握,为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陆老师还希望九年级每位历史教师站好最后一班岗,用教育理念和真情实感引领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最后,市南区教育中心吕主任的总结性发言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吕主任谈到,在24中业务校长董校长的带领下,在胡老师的充分准备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吕主任结合本次活动的开展,总结了几个特点,特地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与精细化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21世纪是一个合作发展共生的世纪,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应不断加强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研究。吕主任的一番亲切并富有深刻道理的讲话博得了全体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此次教研活动,为所有的历史老师,尤其是九年级老师提供了反思自身复习教学的平台和抓手,是一个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活动,促使每一位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生成教育智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