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819596
在线人数: 4515

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让艺术课堂真正成为儿童创作的沃土

发表时间:2006-06-25阅读次数:2153

       青岛南京路小学     刘青

艺术课程改革进入我们实验区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我们共同亲历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演进,面对这全新的课题和艰巨的任务,我们付出了艰辛努力,有苦、有乐;有彷徨、有振奋;有压力、有感动。时光流逝我们参与、深入改革的信念坚定不移,我们也在努力运用辩证的观点,从事物相关联的角度,看待、分析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向教育的现代化,关注生命的成长,营造艺术教育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和谐发展,改革的生命力也由此勃发。这里,我就以“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为题,把自己的学习、实践与思考与大家交流,共同分享、研讨。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艺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艺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艺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

 

(一)

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

像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特定的生态环境一样,人的艺术能力的发展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艺术在我们身边,艺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1、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来选取教材的素材,在学生的生活中艺术课堂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缺乏的是对于艺术课堂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被限制浪费。其实,许多不同的艺术材料,如果从艺术课堂实施条件的角度来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别,而如果从艺术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许多资源的教育价值则是同质的。 “窗外温暖的阳光、翩翩起舞的蝴蝶、大雪覆盖的校园、轻雾缭绕的树林、学生穿着的花纹服装,甚至学生恶作剧的玩物……”都堪称艺术课程的生活资源。例如二年级艺术教材第二单元《秋天的节日》,重点是让学生观察秋天是什么样子,去体会秋天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感受一种全面的秋天情结,从而寻找到秋天的美。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实物,例如树叶、果实、杂草、泥土等等,然后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把这些实物拼贴成一幅《秋景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捕捉秋天的颜色和气味,表达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因此,选择配合学生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的教材,做一个课程改革的有心人,拾取一些遗落在教科书外的“珍珠”纳入自己的教学,为学生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将使我们的教学增添创新的乐趣。

2、             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

开设艺术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审美,教师就是传播美的使者,帮助孩子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细细的品味生活,能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感受精神享受的愉悦。

我们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表面地、外在地展示一些形式,为综合而“综合”,这就必然会形成形式的拼凑和花架子。好像是哪种艺术形式都接触到了,但是感受变成浮光掠影,艺术要素都没有得到理解,也没有形成学生的具体能力。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着力于课题的“泛化”即从课题展开,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方方面面,如石击水溅开层层的波浪。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考虑将每个课题设计成有机联系而又彼此展开的三个部分:首先是从某一点切入,创设类似于课题研究或艺术探秘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而后,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体验的方法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究结果和答案,最后,让学生大胆的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将每次教学活动围绕某个课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切入——以美激趣、感受——尝试体验、表现——即兴发表、回顾——自我评价。我在艺术课《我们的动物朋友》、《绿色世界》、《月亮的遐想》,阮筱闽老师执教的《漂亮的瓶子》等课的教学就是沿用的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我们要向每节课要效益,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以学生的获得为准则。追问学生是否在艺术能力上有所提高?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什么?要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感受到、学习到、感悟到,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形式。既要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又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所侧重,做到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自然的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触各个时期的艺术,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以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二)

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

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艺术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放手,让学生去表现。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个性化学习的形式:

1、 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命题进行艺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课件)如四年级教材中的“月亮的遐想”、“蓝色畅想”、夏日印象等课,教师可以以自由畅想为主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自拟题目,于是作业时神奇的太空之旅我和鱼儿一起游、“小船的梦”“神奇的石头”我买的大西瓜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又如在梦中的另一个我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10年后的电脑专家名模我的梦想”“2008的超级拉拉队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纸版画、剪贴画、泥塑等作品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2
、开放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如在四年级《奇思妙想》、《出其不意的礼物》等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使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让学生把自己异想天开的创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开放教学内容。
   一名好的艺术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在教教材。在一年级教《泥土》这一课时,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只停留在体会、模仿和添画小土粒的表情这一层面上,而是用《一群小土粒》《小土粒与种子的故事》《沙尘暴来了》等自编的小故事,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把小土粒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象小朋友一样可爱的小精灵,与孩子一起进行情感体验。结果,学生们表现的都很积极,当我问到“风魔王生气时,风会把小土粒带到哪里去呢?”一个孩子马上说:“它会跑到人的眼睛里了弄的我很不舒服。”当我提出让他们画一画小土粒时,孩子们的作业完成的很是出乎我的意外。有的把小土粒画的很小,藏在花草或树的底下;有的画的是飞扬着的小土粒等。看着孩子们这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我深感教师在其中引导的作用,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行,而是教师没有引导好。艺术课中《小溪、江河、大海》、《大自然的礼物》《运动场上》、《我们在成长》等课题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的校外生活。有时,一些好的点子好方法不是由老师讲出来的,而是由学生想出来的。每当要作画时,孩子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画一幅与众不同的画,要和书上不一样的!”他们的作业也呈现了如万花筒般的丰富姿态。我将其中的优秀作业收集起来,并把作品发到了因特网上进行交流,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有关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素材。

(三)

让艺术课堂成为创造的沃土

陶行知先生认为: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都有创造能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而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

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只要树立起课程资源的意识,用敏锐的心和睿智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课程要素,哪怕是很普通的一草一木,它的教育价值,对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都是同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运用它们。在教学实验的实施中,我为学生开辟出了一块可以自由创造的园地,让艺术课堂真正与创新教育联系起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我多采取的是:

1、            突破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火红的骄艳、彩虹的七色眩目……
2
、突破评价标准方式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3
突破沟通渠道

1).学科间的沟通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艺术课不是音乐与美术的简单叠加,它首先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性课程。讲究领域内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在日常的艺术教学活动中老师如果在内容、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摒弃单调、分隔,而遵循融的原则,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同一种艺术形式的各个方面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那么它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老师也可以以某一学科特色为主,由点及面地展开,让学生充分接触和感悟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横向关联艺术,使学生全方位吸收到各科艺术经典的重要文化养分。

艺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秋天的叶子》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绘画,粘贴等艺术形式表现秋天的动态与形态,教师在课前先要收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秋叶,制作“树叶画”范作,以及可以烘托秋天情景的相关音乐等。在准备过程中,“音乐资料的寻找”这一块可由音老师负责,如寻找用于歌伴舞的歌曲《秋姑娘》和作为表演情景剧“树叶宝宝”纷纷落下时背景音乐的钢琴曲《秋日私语》。树叶的搜集和教师范作的准备则由美术老师负责。我和我校张伟老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教学内容交叉进行;经常选择尝试“二人并班同上”的形式。通过“资源”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老师们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音,美老师互相交流、协作的机会,为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

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像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如在第十一册创作画《家园》一课学习时,课前让学生收集、阅读我们的家乡的历史变化、风土人情,并运用作文的方法描写自已的家园。课上再结合欣赏有关表现家园的作品、诗歌、音乐,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份美好的情感来表现自已的家园,他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表现在画了一张好的绘画作品中。
 
此外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如我们周围的环保我与e校园、社会、家庭礼仪“我与八荣八耻”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3)
同学之间搭起合作沟通桥梁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
  
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着重要地位,对于我们艺术老师来说,艺术课的改革无须太多经验可循,我们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再面临新课程改革时,我们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的适应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