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665044
在线人数: 18163

尝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面批

发表时间:2006-06-25阅读次数:2530

  青岛市实验小学      于冰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精心给学生批改作文,在写评语时力求用简短的语言指导学生,也尽量书写工整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学生则在作文本发了之后,只看看等级,根本不注意教师的批改,习作水平进步不大,教师的工作也是徒劳的。对学生习作适当进行面批导改,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学生听起来“入耳”,看起来“入门”,自己学会自改习作容易“上路”。这样有利于克服教者代劳,无效劳动偏多的弊端,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大有裨益。我就是这样尝试的。

  一、指导写作,个别辅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积累。并进行写前指导。学生在课堂写草稿时,教师在教室巡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巡视时,我们应着重抓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选材,围绕中心写。例如,写作《一次购物经历时》一文时,有的学生写的题目是《第一次购物》,但文中主要他买东西的过程,并没有突出是第一次。通过及时面批习作,可以使其知道《第一次购物》应着重写第一次。那么就应该抓住自己第一次购物使的心情、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写,否则就偏题了。这样,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写法,提高题目分析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批改习作减少了一些“麻烦”。

 二、指导修改,师生交流。面批学生习作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做到面面俱到,要抓住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去多启发,多“点拨”,多导改。如:有的学生在写《家乡的秋天》一文时,我浏览了全班学生的习作,发现大部分学生只知道写秋天的景物,不懂得抓住家乡的特点,没有明确的中心。在讲评习作时,我是这样启发:“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景物?”使学生明白,写这类文章应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还要结合秋天的特点写。之后学生自己修改习作。修改到自己满意了,就和教师交流自己的习作。在师生交流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平时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对其改后的稿子教师只需做大体浏览,等正式批改时再发现其精妙之处;对平时写作中等的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写的生动;对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学生写的具体,做到语句通顺。通过实践,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改习作时知道其中的缺点,而且懂得如何去做得更好。教师在批改习作时,也大大减轻了负担。

 三、讲究实际,激发兴趣。尝试对学生面批习作,同时要给他们“自改”习作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锻炼自己,教师也要及时查看实际效果。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指导。对自改较成功的习作可以“加分”,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在不断的自我修改中才会有提高,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激励学生,给出修改意见,致使学生对于习作不断的修改。达到满意后才誊写习作。从而调动、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如在指导学生修改《一次活动》时,我发现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没有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在进行全班指导后,学生开始独立修改习作了,学生修改到自己满意了,就可以和教师交流。有的学生修改后,教师浏览也觉得符合要求,就可以誊写了。有的学生修改后,通过面批,教师又给出再次修改的意见,学生要再修改,直到合格为止。也有的学生(极个别学生),通过几次修改,还是做不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修改,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读通、读熟后,方可誊写。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尝试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习作,效果较好。值得强调的是我教的是小班,教师在进行面批时,操作起来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