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28033
在线人数: 455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发表时间:2006-06-28阅读次数:3647

 

1、试说明遗传、环境与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a)  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正是遗传素质,使人类的个体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为一个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

b)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基础——大脑及其活动的差异,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的差异。

c)  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2)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

      a) 环境与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

      b)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3)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a) 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b) 遗传素质与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2、请结合社会学习理论和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当前青少年暴力行为或犯罪的原因。

  答:儿童并不仅仅是一块白板,他们的一些特征并不完全是由环境塑造的,同时也受到自身发展的影响,而自身的发展又受到别人反应的制约。在早期出现的个人气质与性格方面的个别差异更多取决于生理活动的基本参数,而个人复杂的心理功能的分化,只能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因此,涉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成因,更可能取决于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在交互影响。

 (一)家庭因素

       1、研究结果证明,青少年犯罪人的家庭更可能使用体罚式的管教方式。青少年犯罪人的父母经常使用嘲笑和体罚等方式,而守法青少年的父母则更多地使用归纳和“爱的取消”等方式。

       2、研究表明,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者都是男生,而且相当一部分是父母离异或来自贫困家庭。青少年累犯也认为,他们的家庭缺乏凝聚力,缺乏感情表达,家庭缺乏成就和娱乐,亲子冲突多,父母信任低,其结果是青少年学会使用反社会行为满足其需要。青春期以前的青少年犯罪趋向于在家庭内部蔓延,许多早年就产生违法行为的青少年的同胞兄妹也往往有同样的行为问题。特别是当家庭规模比较大(有4个或更多子女的家庭)时,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把他们的同胞兄弟姐妹作为社会学习的榜样和来源。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会导致父母对他们采取更加不积极的对待方式,促使他们与其他具有反社会行为的孩子交往,攻击性高的孩子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二)同伴因素

      青少年时期父母的影响逐渐让位于同伴影响,同伴的支持成为求援犯罪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犯罪行为是在群体情景下产生的,青少年受到同伴的压力而做出趋同于群体的生为。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同伴群体通过同伴赞许的塑造、强化机制促进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获得及维持。许多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犯罪人观察自己喜欢的同伴的反社会行为,这些同伴为其类似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社会支持。

    (三)个性特征

     除了家庭和同伴等外在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潜在的、特有的个性特征决定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青少年约在8岁时就有了关于暴力的攻击行为的历史。儿童早期出现的特定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可以预测青少年及其以后的犯罪行为。其次,研究表明,犯罪的青少年更容易冲动,比同伴更易产生多动症,或者是官方认为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失调(ADHD)。其中ADHD表现为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松懈和过量的活动等特点,尤其表现在学习情景中。第三,有关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下正常青少年在认知和道德发展方面存在差异。犯罪青少年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中较其同伴得分要低,有人指出犯罪青少年在某些时候智商要比其他同伴平均低8分(Quay,1987)。另外,青少年犯罪者往往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差,道德水平不高。第四,攻击性青少年大都有先前同伴关系不良经历。

(四)社会经济地位

      犯罪学中一项传统的假设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可能从事非法活动。在这假设之下,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有暴力和攻击行为与贫穷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首先,在贫民区的家庭中,父母较少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抚养和监控,这些有效性的减少导致了暴力和攻击的增长。其次,这种相对集中的贫穷阻碍了社会机能的发挥,使生社会机构很难提供青少年需要的指导和监督。第三,与中产阶级的社团不同,在失业者团体中的青少年不是通过事业的成功显示其存在与力量,相反,他们是利用攻击来显示其存在和力量。最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邻居间,这种暴力的揭露本身又会促成暴力的发生。

3、请结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实际特点说明青少年社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

    第一、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l 传统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l 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不断缩小,地球逐渐成为“地球村”。社会能力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

l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我国当前的家庭和社会变化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儿童的社会能力很多是从家庭中获得的。从家庭结构看,我国的多代的大家庭正走向消失,核心家庭的比例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城市里,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而这样的核心家庭大多数又是双职工家庭。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对职业的投入相对增多,而教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父母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国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增多也迫切需要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渐增长,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也不断增多。父母离异会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再就是我国的独生子女问题也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虽然独生子女并不必然会存在社会能力问题,但是一些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看,由于成人的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父母可祖父母过分溺爱、宠爱等,导致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自理自立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存在自我中心现象等等。

  电视和因特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也给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l         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往往会引发儿童青少年在现实中的犯罪,可能导致他们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解决日常人际冲突。

l         高频次、不恰当地使用网络可能会使人丧失在现实世界中建立社会关系的技能和耐心。

  第三、当前青少年社会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不管是我国幼儿园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都特别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而相对忽视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儿童青少年无法很好地面对和解决日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冲突与挫折等

青少年社会能力现状(1

         2002年北京安定医院对北京市的1000多名中学生进行社交恐惧症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的社交恐惧症患病率较高,“有时出现社交恐惧症状”的学生高达80%

    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现状(2

l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暴力行为、少年犯罪等问题也与我国教育中忽视儿童社会能力培养有关。

l         据调查,校园里的暴力事件大多起因于一些常见的人际冲突问题,如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因互不相让而升级到拳打脚踢,最后直至刺刀见血。因此,一些报刊大声疾呼:校园内处都该反省“如何教育学生恰当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冲突?”

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现状(3

      “企业眼中的学校教育”调查

  最近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完成的一项“企业眼中的学校教育”调查发现,在外企和民企看来,我国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上最差,突出地表现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顾全大局的能力、自我规划的能力,缺乏主动性,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等等。

从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在国外的表现透视我国教育的某些欠缺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社会世界里,他们的社会能力状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说,青少年的社会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同伴关系、身心健康、学业成就和未来的社会适应。

树立现代、全面的教育南,加强求援社会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仅要注重青少年智能方面的学习,还要注重社会能力方面的学习,发展他们的社会能力,如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情心、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观念中,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实在的、容易操作的,而社会能力方面的学习是次析、虚空的、难以操作的。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4、请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说明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对性知识的渴望。

青少年普遍渴望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西医科大学最近对初一至高三的壮族和瑶族的男女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男女均渴望获得科学的性知识。然而,初中生懂有限性知识的只有8.8%-40%;超过50%的男生对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感到害怕、惊奇和害羞。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性知识的来源。

         青少年的性知识从哪里获得的呢?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性知识一般来自同伴、书本、报刊和电视等,父母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大。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青少年性犯罪增多。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30%是性犯罪。对131名青少年罪犯的调查发现,女少犯中90%是性犯罪。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性病的传播

        在所有年龄群体中,青少年是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尽管近来美国的性传播疾病减少了,但每年仍然有1/6的性活动比较活跃的青少年染有某种性病。如果得不到治疗,就可能导致不孕和威胁生命的综合症。性传播疾病发病危险最大的青少年,其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同样也是很多的,他们都是对自身生活感到失望的年轻人。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性病的传播

        最严重的性传播疾病是艾滋病。在美国,1/5的艾滋病患者是在2029岁之间发病的。几乎所有的艾滋病都起源于青少年期,因为典型的艾滋病症状需要810年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大部分艾滋病患者是滥用药物和同性恋的青少年,但是异性恋者中的艾滋病患者也在增加,在女性群体中尤其如此。

5、评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文化人类学)

一、西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或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即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底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它由先天本能和欲望组成,力比多贮存在伊底里。它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伊底遵循快乐原则活动,以追求快乐和满足本能的需要、欲望为目的。自我介于伊底和超我之间。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动,它既要满足伊底的本能需要,又要控制、压抑不被超我所接受的冲动,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伊底服务的,它会想方设法满足伊底的要求。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它按照至善原则行动。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时期力比多集中投放的部位不同,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的阶段理论。

(1)       口唇期

(2)       肛门期

(3)       性器期

(4)       潜伏期

(5)       青春期

总之,弗洛伊德把青春期看作是一个伊底中的生物本能与超我中的社会需要相冲突的阶段。而自我处于二者之间,对冲突进行调节,并尽量满足伊底的需要。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又称替代性学习。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学习。即学习者不必亲自参与活动,也不须亲自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人接受的强化来进行学习。

          班杜拉交通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四个相关联的子过程组成:

(1)       注意过程

(2)       保持过程

(3)       动作复现过程

(4)       强化和动机过程

(二)社会化研究

        班杜拉利用观察学习的原理,设计了众多精巧的实验,研究了社会学习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班杜拉专门研究了社会学习对个体攻击性、性、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等几个社会化目标的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发掘了被前人所忽视的一种学习形式——观察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认知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将其理论建立在设计精巧、操作严密的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之上,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且也引导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任何理论一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是由于其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之上,其实验的外部效度,即推广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班杜拉虽然偶尔也认识到学习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但他基本上还是一个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发展不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个体的心理是通过社会模式和呈现和社会练习、实践而成的,发展的阶段是易于通过成人规定的模式改变的(格莱因,1983

三、玛格丽·米德的观点

   为考察生物遗传因素与社会文化环境各自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开始了她长达9个月的萨摩亚之行,试图找到决定人格的文化因素。

米德通过观察发现,在萨摩亚这块土地上,没有人孤注一掷,没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难,也没有人为了某种特别的目的而殊死拚搏。人们“能够以一种随和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任何冲突、任何强烈的情境都能顺利地回避”。萨摩亚岛上的青少年几乎没有体验到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压力,也没“暴风骤雨”现象的存在,他们相对地远离心理混乱。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较单一的生活方式,使个体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之间较少有冲突出现。米德在萨摩亚岛上所进行的实地观察研究,成功地向人们证实了青春期并非必然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紧张时期,任何心理紧张都来自于文化条件,也即原先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米德认为如果社会文化能够像萨摩亚岛一样为青少年从儿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提供一种平稳、渐进的环境,那么青少年将较小地体验到应激事件。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米德也不断地对其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较温和的看法,即在个体发展的某些方面存在着跨文化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