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路小学 张婷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渴望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尽快得到提升,因此比较重视课后反思。4月5日,教育中心的领导、教研员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刘琨老师在听完我执教的综合实践《城市的象征》一课后,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刻的课后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城市的象征》是蓝色的家园民族文化篇中第11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是通过研究学生自己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代表性景观等,来了解城市的发展、变迁,感知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我设计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栈桥的历史及意义,了解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并与时代相结合,激发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设置一个小游戏,看图片猜地名,通过互动性游戏,将他们熟悉的建筑物与城市结合起来,引起对城市象征的研究兴趣。
二、小组讨论交流整理资料:将课前提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按照一定的方法使自己能够熟悉栈桥的历史、构成和现状,了解栈桥。了解五月的风的含义。
三、自我动手实践:通过了解栈桥和五月的风,了解城市的象征所具有的特点,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象征,作为青岛将来的小主人,同学们也拿起手中的笔,设计一个心目中的城市象征。注意从样子、颜色、材料和意义等方面去设计。
四、汇报展示:将自己设计好的城市标志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介绍给大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课后,在刘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对这堂课的剖析,我发现了以前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对学科特点的理解和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通过进一步反思,我明确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知道了在具体的方法指导方面应该量化、细化,由浅入深,使学生从简单的方法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平时要注重自己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及时给与细节方面的指导,设计方面降低难度,使学生从实际出发,将设计容易化,简单化,这样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上述反思,在最近综合实践学科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加以注意,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也感觉得到了提高。
勤于反思,是教师必备的良好教学素质,是引领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的必经之路。通过这次深刻的教学反思,我不但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有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会在今后的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同时引导孩子多关注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