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期,新昌路小学推荐了多篇关于校本学习的文章。细细品来,每一篇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觉,“画问题树、励志故事的启示、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校本学习”亲历后的感悟,相信当您耐心读完后一定会颇有收获。
一片叶子与一棵树
新昌路小学 赵文静
在今天的校本学习中,刘校长提出“我感冒了”这样一个话题,请各位教师推测感冒的原因以及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各位教师各抒己见,随着各位教师的发言,我在“我感冒了”这个问题的周围画了了一片又一片叶子,同事的发言让人感到吃惊,有些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感冒根本无关的现象都和感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让我吃惊的是“我感冒了”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会派生出那么多的问题和结果。一条条线将这一片片“问题的叶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颗问题树,这颗问题树真可以说得上是枝繁叶茂了。
看着这棵问题树,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这颗问题树也给予我很大的启示,在生活中如此不起眼的一个小问题,竟会引发出这么多的严重的问题,看着这棵问题树,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有多少个类似“我感冒了”这样的被我忽视的问题,不敢想象着些小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已经在自己不经意间转化为困扰我的大问题。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班里种种现象,生活中的种种挫折。这棵问题树启发我看待任何一个问题,任何一种现象,都不要那么的简单,在其背后都隐藏着一连串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串更便于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让我更加坚信任何事情成功在于细节,失败也在于细节。
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无论是对教材的挖掘,还是教学的设计,或者是是学生的问题,我都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颗问题树。在教学时,备课时脑海中的问题树是教学的思路,教学的环节,教学的点点滴滴。在帮助学生时,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问题树,是对孩子出现问题的剖析,是帮助孩子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方法。
我想遇到问题时,画画问题树,关注这颗问题树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从这些细节入手,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画“问题树”的启示
新昌路小学 孙华
本次校本学习,我们从“我感冒了”这个问题入手,去找造成感冒的原因,什么受凉、劳累、传染、天气、自身等等,进一步再去找原因的原因,如什么原因造成受凉等等,以此类推。然后再去找我感冒了带来的结果,心情差、耽误工作、身体差等,学习了通过画问题树,来展现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我们深入系统的思考问题,更快更好的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认为在日常工作、学习当中,如果我们学会通过画问题树来解决问题,就会使问题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就会有利于人人参与,集思广益,从而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高效、高质的解决问题,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便利。
爱心与智慧
新昌路小学 赵文清
本周的校本学习了《一个巴掌也能拍得响》,我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一个巴掌也能拍的响”讲的是一位只有一个巴掌的老人,利用自己的胸膛为他人鼓掌,从而激励了一个残疾孩子扔掉双拐站了起来,并成了奥运会冠军。这篇文章使我深刻体会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成功,在于教育者“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教育者要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我所教学科的测试中,总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成绩不理想,如何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既了解自己的成绩不佳,又能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还能提高,即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呢?在每次测试后,我都有针对性的找出一部分学生的试卷,为他们详细写出他们此阶段的学习小结及激励用语。如王正熠:本次考试虽然你成绩不佳,但老师知道最近你很努力,在上次学校的单词考试中,你只错了三个,老师太为你感到骄傲了!你知道这次考试的失误在哪吗?句型掌握的较差。让老师帮帮你,每天试着掌握两个句子好吗?再如倪毓:在家庭的变化下,父母依然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是否想过用成绩来报答他们?短短的几句话,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者,不能没有知识,更不能缺失智慧,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要有一课处心积虑,为了孩子发展的心,假如离开这一点,我们无论拥有多么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多么丰厚的文化知识,都难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
对能力培养的思考
新昌路小学 李衍娟
今天的校本学习,刘校长给我们作了一个关于能力的讲座,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在学校里,我想这个能力对老师个人来讲主要指的是工作能力,对学生来讲主要指的学习能力吧。
工作能力应该是对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是否能高质高效的完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还要有工作的方法,细究起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不断给学生培养起来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学习能力是上课听讲的能力,因为我觉得一个学生不会听课这是最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水平,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挖掘和发挥,使我们老师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细细想来,我做学生的时候,一直是成绩很不错的,主要是我上课听讲的原因吧,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知道提前预习功课,我始终觉得要是不预习,不带着问题听课,也就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即使听懂了,也只是懂了一些“鸡毛蒜皮”的肤浅的知识,要想深刻理解领悟老师讲课的内容就一定要提前预习,这样课堂上学生就是带着任务倾听,对老师讲课的关注度就会提高,倾听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另外,我觉得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它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获得,但好的习惯又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现在都提倡给孩子减负,其实都是社会给了老师那么多的压力,我小时候正是领导们说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的时候,其实我感觉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当时回家后除了写完作业,还要学习特长,但是也有玩的时间,主要是现在家长们太娇宠孩子,孩子们也整天自己惯自己,根本不懂得抓紧时间,光看孩子回家写作业,但究竟质量如何,家长根本就不过问,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责任心,没有上进心,学生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呢?
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学生自身的需求很重要,但是对于需求相对薄弱的学生就需要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共同的努力,学生自己持之以恒的去实践,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