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十所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现场扫描
市南区教育中心
〔编者按〕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创新工程,要完成这一重任,必须构建分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形成以特色引领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工作机制,为此,青岛市南区向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提出申请,将于2006年11月份接受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县(市、区)”评估工作,以争创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为契机,梳理区域教师教育的特色,为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十一五即将开启之际,这是一件富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时代意义的大事。
为发挥省、市、区级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同时为今年下半年创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梳理校本研修的典型经验,市南区从2006年3月31日到2006年5月19日,开展了“省、市、区级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现场展示”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视频和现场观摩两种形式展示各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教师团队的风采。培训内容多样,有音乐素养的提升、团队凝集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问题的探究以及师德师道的陶冶、影视资源的利用、教师压力的缓解等等;培训方式纷呈,有案例分析、课例研讨、互动交流、团队辅导、网上论坛、游戏对话等。并在观摩之后以“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策略”为主题进行现场的讨论与分析,让我们的校本研修因关注过程而精彩。
镜头一: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
2005年3月31日下午,新世纪学校“音乐连着你、我、他”校本培训现场在新世纪学校阶梯教室隆重举行。艺术组教师在李媛媛老师的主持下登上了校本研修的主讲台,带领全体教师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教学”、“音乐与健康”三个版块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通识性培训。他们为老师们创设了浓郁的音乐环境, 舞台上的主题环绕在兰色的音符之中,培训者座位呈环行排列,布置成音乐会的演奏席的形式,教师分成12个组培训,各组座号用音符色彩不同的音符标记,会场旋律悠扬,荡漾在歌声中,起伏在旋律里。他们为老师们带来了丰富的音乐鉴赏知识,他们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列举各种教学案例,引导老师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与教学的关系。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机结合,激发情感,学习音乐知识,产生音乐联想。
〔思考〕当我们在竭尽心力寻找校本研修资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老师,在信息资源渠道如此畅通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彼此的合作与学习成为校本研修的培训者。我们更不要忘记,从人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的教师,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环境的探索中让“校本研修充满生命的活力”。
镜头二:在碰撞中迸射智慧之花
2006年4月6日下午,朝城路小学、北京路小学校本研修现场展示在朝城路小学阶梯教室举行。朝城路小学以现场的形式展开了一场生动的以“关注教育细节,深化德润品牌”为主题的教师论坛。他们以品牌讨论、调查启示、身边小事为主要版块阐述了对关注师德细节的所思所做所想。“孩子心中的老师”的调查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他们充分意识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更需关注细节,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细节做起,用行动托起生命关怀之旗。这种直接以校园特色文化品牌为主题的现场培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对师德这样一个教师专业化重要素养的时刻关怀。
青岛北京路小学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研究教师的有效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课例研讨,他们还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马建华老师、教育中心的孙主任参加,大家充分发表了个人意见并问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交流与碰撞,达成了共识:有效的教学行为主要包括有效问题的设置;有效情境的创设、教学策略的恰当选用、体态语言的运用、及时准确的评价等方面。短短的40分钟,教师们经历了实践的思考与碰撞—理论的总结与提升-视野的开阔及灵感的顿悟。大家普遍感到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校本研修对促进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思考〕校本研修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专业素养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知识的给予,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丰富的养料;需要实践智慧的碰撞,在沟通中拓展每一位教师的思维,引起共鸣或体验;更需要策略的提升,让今天的思考及时的有效的运用到今后的实践中。
镜头三:在小问题中寻找校本研修的落脚点
2006年4月12日下午,定陶路小学、金门路小学校本研修现场展示在定陶路小学微机教室举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完成有多种途径。定陶路小学校本研训关注的是:学具在落实教学目标中的作用。他们通过聚焦课堂、网上搜索、在线交流三个板块,让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具体的问题,通过网络汲取他人的经验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而展开对教学细节的研究:学具不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情感激励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以此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引导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专业生活是金门路教师发展学校奋斗的目标。这天下午,他们通过视频,围绕“爱的教育、爱的课堂”这一主题,发挥教师发展学校合作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系的资源优势,让心理专家与教师直接对话,通过讲述自己实践中的做法与困惑,对 “什么是爱,怎样去爱”各抒己见,达成了团体辅导的目标。
〔思考〕校本研修主题的选择要做到小、实、新,有必要遵循这样一些原则:主题必须基于学校或教师存在的问题,主题所揭示的答案要是经历校本研修的过程才能得出的,主题要能引起教师深刻的讨论与反思等等。关注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的小问题、小困惑,或许牵出的是教师群体大思考、大反思。
镜头四:在面的铺开中实现培训点的突破
2006年4月29日下午,南京路小学、德县路小学校本研修现场展示在南京路小学阶梯教室举行。德县路小学以“博出精彩,让我们比翼翱翔”为主题通过训前调研、专题讲座、后续性实践培训及训后效果反馈四个版块展示了学校建立的公共博客和个人博客。公共博客以研修作业、读书在线、问题求助、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为主要版块,体现了学校教师的注册乐、起名乐、经营乐与共享乐,搭建起了网络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平台,探索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型途径。
南京路小学以“与大师对话,提升爱的智慧”为主题展示了以书社为单位的参与式培训。在回味读后感言、参与案例分析、欣赏配乐朗诵、新书推荐四个板块中老师们与大师交流了思想,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了解儿童爱的秘密,认识儿童爱的单纯,大家感受到“父母和教师的爱的教育只有植根于对孩子的心灵及其生命秘密的真正理解和充分尊重,才能被孩子们接受,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力量。”
〔思考〕校本研修要注重培训面的铺开,更要实现培训点的突破,要抓住教师的兴趣点、兴奋点、矛盾点深究下去,在教师个性观点的张扬与碰撞中营造校本研修的实效氛围。教师博客以其个性的张扬、空间的博大、交流的开放吸引了无数人的停泊驻留,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工学矛盾,值得我们去尝试、探索与开发。
镜头五:在校本研修中提高团队凝聚力
2006年5月11日下午,嘉峪关学校、莘县路小学校本研修现场展示在嘉峪关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嘉峪关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球游戏活动,引导着老师们以游戏为载体,从团队的目标设置、有效构成以及角色管理等方面探索并收获着培养优质团队的相关策略。通过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际蕴含深刻含意的游戏,老师们纷纷意识到,当一个团队的目标设定过多,就会引发团队内部的分割,破坏团队既定的规章制度,造成混乱的局面,是影响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莘县路小学以视频的方式通过课例片段再现、教师与专家互动研讨、专家讲座三个版块讨论了如何运用影视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问题,可以看到,在与专家卢咏莉博士的对话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们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研和思,在互动地交流中汲取着营养。
〔思考〕校本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团队凝聚的过程,而凝聚力的提高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游戏放松了教师的身心,在体验与感悟中积淀着教师团队和谐共处的情感;与专家面对面给教师提供了专业对话的上位平台,在诘问与反思中发展着教师团队的思辨能力,由此,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意识、自觉意识、合作意识才会不断地释放,团队的凝聚力才会不断提高。
镜头六:超越培训走向学习
2006年5月19日下午,新昌路小学以“聚焦教学质量之――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什么”为主题展示了学校“分享——对话——游戏”为方式的校本研修特色。
培训伊始,老师们以画问题树的形式追询“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引出了本次培训的重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分享版块,两位骨干教师就“备教材、备学生”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数学组将查找到的课前准备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资料进行了归类整理介绍。对话版块,大家就李莉老师的实验日记展开了交流与碰撞,使老师们在思想和理念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游戏版块,“一个菱形”出乎意料的答案更让大家思考:“凡事只有学会变换角度去思考,才能有收获”、“听话听音,老老实实地听话照着做也会成功”、“善于向身边人学习也是一条途径”……
〔思考〕培训学习化是校本研修追求的状态之一。学习需要分享,需要对话,更需要思考。问题树的运用帮助教师在问题的梳理中学会了有序的思考,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归类给教师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背景,游戏打开了教师思考的另一扇窗。超越培训走向学习正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如何让教师会思考、乐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与提升。
后记:行动着,幸福着,思考着
从2006年4月31日新世纪学校“音乐连着你我他”现场到5月19日新昌路小学“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什么”现场讨论,我们的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现场展示历时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10所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特色以及每一所学校教师团队素质的发展,凝聚力的提高。一路走来,我们有收获、有提高,更拥有了无数的感激与感动……
感激我们每所学校领导辛勤的付出。从每一个现场,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学校周到的安排、精心的准备、深刻的思考。我们知道,这与校长直接的重视、干部辛勤的努力分不开。每次,看到我们的校长或亲身参与或现场坐镇时的深情,我们对“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我们也知道,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干部每一天都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大家还是从百忙中抽出了时间参加我们的现场观摩与讨论,所付出的辛劳,让我们感动。
感激大家对教师教育的热爱,在共事的日子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从陌生到熟悉,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认为,这是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的前提。团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建立自然合作式文化,而他的基础正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坦诚。特别是宁夏路小学、燕儿岛路小学、镇江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天山小学、基隆路小学、香港路小学、海利丰学校、榉园小学这9所学校,尽管不是教师教育课题组的成员,但仍积极参与到现场的观摩与讨论中,这份热情,让我们感动。
更感激大家对校本研修的执着。应该说,教师教育走到今天,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彼此之间工作的交流和讨论了,而是开始致力于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研究了。所以,我们每一次现场观摩之后的讨论总是那么的热烈、真诚与坦率。因为我们深知,现场观摩的目的在于从中发现,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校本培训的现场,我们可以作怎样的努力让消极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让积极因素的作用发挥最高。而每一次的收获更是让我们获益良多,以至于每次讨论总是延时了再延时。这种研究,让我们感动。
因为感激、感动,我们工作着幸福着,努力着思考着。怎样在点上深入的基础实现面上开花,让全区的校本研修工作实现优质+均衡的目标,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真诚地期待着大家的思考,相信每一个金点子都会让我们的教师教育走的更高更远,成就市南教育幸福的明天。
〔编后语〕“校本建设”作为在课改中“智慧的选择”正日益显示其重要价值,而作为校本建设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校本研修也为广大矢志于课改工作的人所重视、倡导与尝试。但怎样的研修能够引起老师的共鸣?校本研修究竟应该怎样为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市南区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现场展示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永远记住:教育因教师而精彩,并在不断地思考与改进中,在不断的预设与生成中,让校本研修推动着教师与学校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