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希望通过网上的交流、互动,及时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市南区教育改革的发展也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岗位,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为切实提高我区教师“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的意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习凸现互动和个性化特点,本学期教育中心科研部将利用“市南区教育中心信息网”在全区开展“每季话题”互动交流活动(版块名称为“教学质量每季话题交互平台”)我们将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紧密围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五环节(即: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多元检测、反馈矫正)为主要探讨焦点,组织我区教师积极开展基于个人反思的对话活动,努力创新交流的形式和方法,指导教师将课堂教学与本校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逐步形成立足课堂主渠道,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的工作共识。
活动方式:
从四月份起,教育中心科研员轮流做每季话题的版主,负责提供交流话题、组织全区在线教师互动探讨、参与交流,并将每季各校的网上回帖进行汇总分析和概括点评,提供建设性意见,每季末将在“教育科研培训快递”中展示学校的精彩回帖,年末将编辑整理成册,成为我区教师专业学习的宝贵资料;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论坛并指导教师将探讨中达成的共识和科研员的建议适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灵活性、有效性,积极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项活动将纳入教育中心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当中。(包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数量、质量、精彩回帖数、学校的应用情况)
交流话题的更换时间为四月、七月、十月的月初。
活动要求:
1、学校应将本项工作纳入科研工作重点,在期初做好该活动的实施计划,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参与人员,保证每季活动的参与数量(不低于10人)和质量(充分体现与主题相关的个人见解,不提倡应付性的盲目转载)。
2、学校要积极做好组织发动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论坛,自觉养成浏览网页和在线讨论的专业生活方式,并不断扩大本校参与面,为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3、在参与全区主题论坛的过程中,学校可将本校的校本研究、科研成果、课堂
教学经验、反思及困惑融入到主题交流中,旨在区域探讨中扩大更广泛的学术合
作与交流的空间。
4、学校要密切关注教师们在参与每季话题网上论坛过程中的专业成长情况,及时汇总、提升教师的收获和感受,并积极提供更大范围的分享机会,引导教师坚持理念与实践的统一,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永恒的话题的探讨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5、学校要注意收集本校内教师中参与论坛并学以致用的典型事例,学年末汇集后交到教育中心科研部,作为评价学校本项工作的参考之一。
6、学校还应及时收集并向科研部反馈本校教师对“每季话题”网上论坛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科研部及时对论坛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市南区教育中心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