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 “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际合作下的校本研究途径研究”阶段总结之际,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研修活动“在书香中结伴成长”如期举行,呈现出名师引领,团队运作的强大势头。
活动共由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观摩班会——《“小书虫”俱乐部读书沙龙》。这是一节由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以及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以“读书”为内容,以“沙龙”为形式的班会。教师间的合作使学生同伴间的教育资源得到汇集、利用,活动中不同年级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解惑,进行读书经验、成果分享,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青岛市教科所翟广顺所长、市南区教体局杨鸿清副局长认为,这是校园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有实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做法。
此外,借用班会对学生群体进行正向引导的做法,对参与研讨的教师也很有启发。老师们在第二板块对话沙龙中,结合现场观摩和自己平日的读书、实践、思考由对班会的认识切入,从此次班会的形式、内容、以及特征(主体性、开放性、过程性、实效性)等方面展开分析。采用“王庄本班主任工作室”牵头,“张蔚名师工作室”、“青年教育科研工作室”主持人参与,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对话的形式,围绕“在书香中结伴成长”这一大的主题,根据老师们目前工作实践中的需求,选取了“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促进者”这一话题展开研讨,使年轻的班主任进一步明晰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理清了工作思路,解决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实际问题。在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做人的问题上,老师们达成了共识:教师在学生读书活动中应该成为兴趣的激发者、疑难的解析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者,成果的分享者,家校互联的沟通者。教师首先要热爱读书,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读书的习惯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老师的发言也涉及到了教师成为学生读书成长伙伴、促进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胸怀、视野,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艺术。老师们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书籍,比如心理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家校沟通……还要在读书学习中思考、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再读书学习,这样循环往复,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研讨中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引发了问题,“如何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校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是这次研讨中生成的下次研讨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板块:校际互动。作为市南区教育中心科研部 “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项目组成员之一,学校还特邀了同项目组的八所学校的领导、教师参加。市南教育中心杨传勇副主任、科研部李莹、康蕾、彭慧老师、全程参与。其间在教育中心科研部康蕾老师的主持下,与会领导、老师与张璐校长作了积极的探讨和交流,肯定了许多有价值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审视本次班主任研修活动,回望我校班主任研修发展的轨迹,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研修的本土化特征已经比较明显,凸现出四大亮点:
1、 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了“十一五”科研课题的管理中。
2、 借助学校内部、外部资源实行名师引领、团队运作。
3、 与读书做人相结合,在读书中结伴成长。
4、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打造校园博客文化中结伴成长。
(张璐、孙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