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即“发展教育,理应师资先行”。时代在变迁,知识在更新,教育教给幼儿的应该是对幼儿一生有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搞好自身素质的学习和提高。尤其在科学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应顺应时代潮流,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园一直将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工作中通过教科研活动帮助每一位老师提炼出工作中好的教学方法,引导教师从埋头苦干型转变成为思考型、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并逐渐汇集出园本的优秀教学方法集锦。
一、推出“青年班主任培养”工程,新老结合,互补竞争,共同研究教学法。
我园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班级教研组,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师资队伍现状,细致做好各班级教研组的组建工作。为了使班级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结合——互补——竞争”的组合方式,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合,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合;他们的性格、脾气、作风能互补,在教学上能展开讨论,在事业上能相互竞争。这样组合起来的班级教研组,老教师、骨干教师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可及时得到具体指导。另外,青年教师当班主任,她们有魄力、有思想,会将精力用在教研上;老教师有依靠的对象、帮助的目标,便于打开工作局面。我们认为,组建班级教研组是抓组织建设很重要的工作,如果人员调配不当,即使班主任有本事,班内工作也难以开展。所以每次人事变动,我们既考虑全局工作,又考虑到教研组的整体功能,使人员的组合产生1+1>2的积极效应,为开展好教研活动奠定组织基础。
经过这样的组合,我们的青年班主任有了老教师的指导,老教师有青年教师的督促,各班都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教学法。如:大一班王老师对美术教学比较感兴趣,在美术活动她发现将美术活动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会使幼儿的活动兴趣更浓,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及审美的能力。同时,科学活动中的知识得以验证并为幼儿创造了表现的空间。她的指导老师对美术教学也非常有研究,因此他们在共同的实践中,提炼出了“美术尝试法”,鼓励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得更丰富的美术表现形式。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许多的尝试机会、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孩子的美术作品更丰富多彩,能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二、开展教师强项申报、展示交流活动,帮助教师找准自己专业成长的“兴奋点”,推出优秀教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我们帮助教师找准自己专业成长的“兴奋点”,展开研究,提炼出教学法。在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申报自己的个人强项,这个强项不仅可以是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区角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我们根据教师申报的强项进行跟踪观摩,重点指导,引导教师提升自己工作中好的方法,使每位教师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如:我们南京路第一幼儿园清晨的第一道靓丽风景线——“激情早操”,就是张老师总结出的优秀教法。我园的张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师,对幼儿早操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曾带孩子参加过市南区庆“六一”健身操比赛及青岛市艺术体操比赛等活动。他负责编的泳圈操、弓操都在市南区的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针对自己的强项,他总结出了“激情早操”教学法。
俗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操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快乐的性情,活泼的激情,奔放的热情,早操活动能使幼儿的肢体得到舒展,身体各关节得到运动,为幼儿一天的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使幼儿更好的投入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可以说:“抓住早操,意味着抓住一天。”张老师选择的活泼、动感的音乐,响亮有力的口令,能让每位幼儿甩掉懒散,投入到热烈的活动中。张老师激励的语言,夸张的示范动作,亲切的眼神,激励起每位幼儿的向上情感。轻轻的抚摸,微微的手势,让每位幼儿感受到张教师的爱围绕在他们周围。在每一天的清晨,在每一个孩子的眼中,张老师带的早操是人人喜爱的体育活动。我们帮助张老师将她的强项进行总结,提炼出了教学法——“激情早操”。我们和张教师总结出她在组织早操活动中具备的几个特点“一、面带微笑;二、口令响亮;三、动作夸张、到位;四、眼神灵活、敏锐;五、语言热情具有激励性;六、指导过程简练、清晰;七、让激情感染每一位幼儿。”现在激情早操已成为我园展示教师风采的亮点,幼儿一日生活的起点,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的切入点。
在教师有目的地针对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她们变得更喜欢思考了,逐渐从苦干型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型的老师,当总结出的教学法在全园得到推广后,教师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在参与式教研活动中,运用集体智慧,提炼优秀教学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集中集体的智慧,就会将教学法更好的提炼与实践。在教研学习中我们采用了参与式的方法,大家就一个活动环节,以级部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归纳,自己在组织这一环节中的好做法,集体提炼出教学法,再由一位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大家在共同的参与中,都有所收获。我们进行教学法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集体研究,人人参与。二是相互交流,形成观点。三是提炼教法,用于实践。我们集中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了“户外活动六步法。”六步法为:“一鼓劲;二探究;三肯定;四点拨;五梳理;六练习。” 在实际活动中具体做法是首先把幼儿组织起来进行“鼓劲”,即我们称之为“一鼓劲”。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新玩具,它有很多玩法,你们肯定会想出它的玩法,看看那些聪明的孩子想得快……然后放手让幼儿探究玩法,即我们称之为“二探究”。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肯定特别是在探究过程想法适宜操作,并具有创意的幼儿,教师的肯定不仅有利于幼儿获得探索的成功感,更有利于带动其他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即“三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补充,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机体能力还不够健全,所以在创造一物多玩新玩法时会出现不足或不适宜现象,在这时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和调整使这些玩法去除不足,适宜幼儿活动和掌握,即“四点拨”。在前四步的基础上发展到“五梳理”,即把幼儿探究的玩法进行汇总,“梳理”出可取的玩法,这时“梳理”的往往是基本的玩法,将这些基本的玩法引导幼儿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与巩固,即“六练习”。我们老师在教研中人人参与,最后总结出了“六步法”,这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指导幼儿一物多玩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六步法”,大大调动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平日的组织指导能力。
通过对教学法的研究,我们的教研工作生机勃勃,不仅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科研工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今后我们将加强研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教育需要的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为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一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