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2803
在线人数: 18410

加强园本研修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表时间:2007-11-25阅读次数:2045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所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以打造优质教育团队为切入点, 加强园本研修的管理,走教研兴园之路,促进了教师富有成效的专业化成长。

一、重视园本研修管理,建立了研修管理网络。

高效的管理是研修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保障。为此我园建立了研修管理网络。以园长为首,形成了班、级部、园级教研组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了各自职责和任务,上下互动,及时引领和反馈研修信息,确保每次活动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时间到位,质量到位,有效加强了园本研修管理。

二、创新研修制度,促进研修的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研修活动的有序开展,幼儿园建立健全了各项教研制度,并根据园本研修的实际需求,创新制定并实施了一下制度:

1、干部示范课制度:业务干部每学期要向全体教师展示示范课至少一节,业务助理已上过三节示范课,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跟踪指导半日活动制度:园长每学期对每位教师指导半日两次以上,业务助理不3次以上,以此加强过程指导与管理。

3参与评析园本研修活动制度。保证教师研修参与率达到100%,集体研修时间每周不少于1小时。将教师的研修内容折合成学分进行登记,把园本研修切实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

4申报制度。园级教育能手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案例研究现场等都采取自愿申报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5督导反馈制。关于环境评比、教育教学评比等活动结果、对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情况等,教研组均通过局域网及时进行公开反馈。使保教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促使各班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增强了教师自我求发展的内驱动力。

6奖励制度园本研修成果与年度考核量化打分、与月考核挂钩,定期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激励教师研修的积极性与成就感。

三、提供物质保障,保证研修的深入开展。

幼儿园提供一切条件,全力支持教师的研修工作。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脑、电视、DVD、实物投影仪等,幼儿园每年根据研修的需要,保证经费的投入并逐年递增。为了方便教师研修活动,配备了图书资料室、集体备课室,完善了幼儿园的网络建设,并将研修结果积极利用网络自愿面向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交流,并形成了家园互动。配备了充足的图书等参考资料及幼教刊物,初步建立了课程教具材料库、优秀案例库和优秀教材库三个课程资源库,为了充分发挥实物投影仪的作用,制作了各年龄班的实物投影教具,为教师的园本研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了各项研修的深入开展。

四、探索园本研修内容与形式,实现师幼共同成长

近年来,幼儿园积极探索有效的园本研修之路,充分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在研修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坚持系统性与拓展性相结合,既要保证研究的整合性、连续性,又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灵活运用各种研修形式,增强研修的时效性。

1、注重公共课程的研修,提高保教人员的整体素养。

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读书论坛、研讨交流、辨析式、答卷等形式,先后进行了教师心理维护、女性健康,幼儿园聘请了常年的法律顾问,定期为教师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等学习培训,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除了集体的业务学习之外,我园还充分利用局域网络,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式的研修形式,巧设“学习文件夹”加强教师的理论自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近年来,幼儿园把良好师德的培养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重点进行了“三抓”活动。一抓学习,学习时事政治、《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纲要》等法规文件,提高对道德的认识;二抓活动,开展演讲、座谈会、做社区教育义工等活动,促进了观念的转变;三抓行为,进行了“幼儿园爱幼标兵”、“幼儿园师德标兵”、“幼儿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树立典范,使全体教职工做有方向,行有规范,赶有目标。“三抓”工作促进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了师德建设的实效。

2、在园本课程的研修中,推动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将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作为教师专业化学习、成长的过程。在人人参与制定、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要求教师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创新者。根据《规程》、《纲要》及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园确立了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以及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如:每月对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及时反思、不断调整完善;注意预成性与生成性的课程结合,以科技节的形式,创造性地做好生成课程的管理;加强了一日活动中科学启蒙教育思想落实的研究;“我与幼儿共发展”的环境创设研究;不断改进评价方式,通过主题评价、家长结合观摩的活动评价等手段提高家长评价的实效。在各项教研研究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执教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细化一日活动研究,实现师幼共同发展

要实现一日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教师必须做自身实践的研究者。我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细化了一日活动的研究。通过以研代训、以训促研,探索生动有效的研修方式,研究每一个生活环节,研究每一个活动区域,研究每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一日活动的质量,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日活动持续研究内容一览表

研修内容

具体教研活动

操作要点

研修形式

教育活动的研究

1、学科带头人

2、优质课评选

3、业务指导课

4、一课多研

5、研究课

6、教学经验交流会

1、学科与区角带头人评选均采取自愿申报—活动评选—公示的评选程序;学科与区角带头人先带动集体学理论、区角活动研究、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操作要点

1、专题研讨式

2、个别指导式

3、课题研讨式

研修形式

研修内容

具体教研活动

生活活动的研究

1、生活常规示范班评选

2、生活环节特色活动现场会

3、家园食品品尝会

4、生活常规教育周

2、业务指导课时对常态课的研究。园长、园长助理及聘请的专家,每星期重点指导34节课。

3、研究课主要是能手、教研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展示,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4、一课多研, 分学期对各领域的教法采取了一课多研的形式,逐一进行研究。规定每个学期每一位教师选定一节活动,进行“三次指导、三次试讲、一次展示、一次评析”的研究过程,促进各领域教法的研究

5、生活活动、区角活动的研究均采取“理论学习—实践督导—活动评比—观摩研讨”的模式进行。

4、资源共享式

5、现场观摩式

6、专题讲座式

7、研讨交流式

8、案例剖析式

9、教学反思式

10、现场诊断式

11、网络交流式

区角活动的研究

1、区角带头人

2、细化各区角评估细则

3、活动区评比

4、活动区的特色创建

 

4、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推动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对课题研究常抓不懈。进行的“培养幼儿良好科学素养”的市级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规则意识,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的市级课题研究已经顺利结题。保育工作研究的园级课题“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促幼儿健康发展”课题研究获得省教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市级课题“以习惯培养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发展的研究”、市级课题“新课改下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正在研究当中。

今后的园本研修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创新,使我园的园本研修踏踏实实、稳步发展,深化园本课程建设,促使我园保教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