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96134
在线人数: 9851

理论资源: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导向的绿色科技教育

发表时间:2007-10-29阅读次数:1572

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导向的绿色科技教育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  陈表香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于2003年批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成员学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引领下,三年来,学校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走出了一条品牌创建之路。本文通过“反思——酝酿——涅磐”三个部分简要的介绍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反 思

学校被批准成为EPD教育成员学校的第一年,是我们的反思期。在这一个阶段,我们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对EPD教育的内涵获得了深入的认识。

一、EPD教育项目强调的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校办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只有教育自身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想,那就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步于新的境界”。

二、EPD教育强调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主体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注入新的内涵。

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强调人在各个不同阶段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实现人的持续教育和持续学习。这就指引着我们,把学生的主体教育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教师创设主动、和谐发展的校本培训课程和学习环境。

在酝酿期,学校依托EPD教育成员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等坚实的基础,在绿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上进行了成效显著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并培养了一支绿色教育素养较好,科技实践热情高涨的师资队伍,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绿色素养和科技素养,校园文化也突显着浓厚的绿色科技教育氛围。与此同时, “十五”期间,我校又通过“小学绿色教育模式”的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了绿色科技教育框架,相应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涅 磐

学校倚靠反思期和酝酿期所奠定的基础,我们确定了科研引领,争创品牌的策略,走上了绿色科技教育品牌学校的涅磐之路,把科研工作放在引航的高度,制定了十一五规划,具体思路如下:

◆一个课题统领全局    ◆两支队伍各施其职    ◆三种方式梯度培训

◆四项制度逐步完善    ◆五项原则坚持到底    ◆全面发展,打造品牌

一个课题统领全局

选择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需要,在已有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以创建品牌的中心工作为方向指引的总揽性课题(一级课题),其余课题为该课题的下级课题(二级、三级等)。

两支队伍各施其职

两支队伍就是“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中心研究组”。这两支队伍在“十五”期间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为了同时确实保障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落实,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两支队伍各施其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分工。具体来说就是:

(一)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科研管理和指导实现宏观调控

(二)课题中心研究组通过落实具体研究工作实行微观调控

三种方式梯度培训

学校提出了“三种方式梯度培训”的构想,即第一梯度为通识全员培训;第二梯度为倶乐部式骨干培训;第三梯度为讲学式领头人培训。

四项制度逐步完善

1.进一步完善课题管理制度;2.进一步细化科研培训制度;3.针对性调整评价激励制度;4.开拓性创新校内通讯制度。

五项原则坚持到底

1.可持续发展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全员参与原则;4.团队合作原则;5.民主管理原则。

六、全面发展,打造品牌

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品牌、打造品牌”。因此,我们的科研工作将紧密围绕“三品工程”展开和进行,包括课题定位,课题开发,师资培训,科研研讨,学生素养,校园文化等等,都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指引下发展和创新,在“三品工程”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和开展。我们还将通过科研活动,调动家长、联系社区、拓展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丰富“绿色科技教育”的品牌内涵,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