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92604
在线人数: 32401

北京路小学“学--研--做”一体化校本科研培训材料推荐(三)

发表时间:2007-07-10阅读次数:2209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课题培训活动点评

                                         

语文组教师确确实实经历了一次合作的过程,获得了一次合作真正的合作体验。在这里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关于本次活动中的一些合作花絮、收获及反思:

第一阶段:预备会(花絮)

开始,我把这次任务告诉大家,老师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在这里用两个字概括“让”—互相推荐;“抢”—抢容易的事。后来,这段时间被我们称作是无效合作区域。

大家感觉这样下去时间再长也不会有结果。这时,我重申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也就是再次让大家明确本次任务的共同目标。我的话音刚落,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这次却与前两次完全不同,而是积极地出谋划策。有的建议先将任务细化,有的建议发挥个人所长……最终大家意见达成一致,开始分头准备。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收获)

在整个筹备的过程有许许多多意外的收获:

1                    仅仅一天的工夫,大家竟然将材料自学完毕,而且都弄懂了,第二天见面便能侃侃而谈。

2                    为了搞好这次培训,大家在五天中开了五次会(周一中午、周三中午、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中午)参与培训的老师全都是班主任中午要看饭、放学要托管,但这些困难老师都积极解决了。

3                    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前开会,都是我找大家,现在是大家找我。无论谁有了新点子,只要利于培训大家都主动请缨。

4                    教师个个才华横溢。无论是讲课人、课件制作人,还是策划者大家都各尽其能,自身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这里我只是介绍一些幕后的化絮,她们合作的结果刚才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请大家

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是优,还是良,合格呢?

反思:这次活动也引起了我们许多的思考,之一,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的表现,我们看到大家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团队的建设,不断将学校建设成“合作型”团队。之二,教师的内在潜能还有待挖掘。本次活动中教师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如策划者、教授者、课件制作者都各尽其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位教师身上有着巨大的潜能,学校应加强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的研究,多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

 

作业:

培训员写写“合作完成培训任务”的感受

参与培训的教师,写一下参加培训的感受

(实验教师写在实验日记上,非教师写在学习笔记上。)

 

 

培训图片:

 

理论阐述: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概述

理论阐述:STAD的准备活动及教学流程

 

 


 

校长与老师们共同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STAD现场实践活动

        

 

 

小组里独立学习

小组交换批改测试卷并计算提高分

 

 


分管领导进行活动总结

课题顾问孙主任讲话

 

 

 

分管干部撰写的活动信息:

 

北京路小学给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请教师主持校本培训

 

227下午北小语文组的六位教师向全体教师进行了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培训。会上两位教师分别讲述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的概述、准备活动及教学流程,接下来由另一位教师带领大家进行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实践活动。教师们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参与测验到最后评价,可谓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合作学习策略的魅力。

本次活动从组织策划到实践操作均由教师自己完成,既有理论方面的阐述,又有实践的操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令我们感受惊喜的是负责培训老师们为了搞好这次培训出谋划策、积极准备,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与此同时,我们也发觉教师的自身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如,策划者、讲授者、课件制作者都能各尽其才。由此可见,每位教师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今后我们要多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力争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