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95544
在线人数: 33541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发表时间:2008-11-13阅读次数:2607

坚持性是指能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它衬幼儿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以至对千人的一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将就幼儿坚持性及其培养作一些探讨。

    一、培养幼儿坚持性的意义

    1.坚持性的培养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坚持性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还是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的过程,在幼儿期都表现为一个不断反复的、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如果缺乏坚特性,则幼儿的社会性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一点可在“果汁软糖”实脸中得到证明。在该实验中,研究者让一些4岁的孩子挨个进入一问空旷的房间,并对每个孩子说:“这领糖是给你的,但我要出去办事,如果你等我回来之后再吃,我就再给你一领。”对这颗糖,孩子们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迫不及待当时就吃下去了,有的稍作犹像但终于还是吃了下去.有的则坚持等待。研究者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表明,这些孩子上中学时,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韧换得第二颗糖的孩子通常独立性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而那些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孤僻、易受挂折、固执,并往往屈服于压力,逃避挑战。

    2.坚持性的培养影响幼儿的智力水平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赖灿成对我国2-6岁儿童的坚持性发展作了研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坚持性与智力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坚持性发展水平高的幼儿,其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坚持性发展水平低的幼儿,其智力发展水平也较低。这一点与1980 -1981年邓恩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坚持性能使幼儿更专注地从事各种智力活动,不轻易退却,这有助于提高A力水平。因此,有人说坚特性是幼儿智力结构中的动力机制,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坚持性的一般特征

    1.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和个休差异

    研究表明,幼儿坚持性发展水平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年龄较大的幼儿在活动中的坚特性明显强于年龄小的幼儿。幼儿坚持性还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兴趣型的幼儿,其坚持性的强弱取决于对活动的兴趁,他们往往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坚持较长的时问;服从型的幼儿,其坚持性受制于成人的要求,大人吩咐要完成的事就需要坚持完成,在活动中往往显得比较被动;成就型的幼儿,其坚持性主要依靠成就动机来维持,他们渴望成功,能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此外,幼儿坚持性发展的个体差异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2.具有性别差异

    女孩在活动中的坚持性一般略强于男孩,但在坚持时间的离散性上,男孩却大于女孩,女孩的坚持性差异较小,男孩的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同一组活动中,一般坚持时问最长者和最短者均为男孩。另外,幼儿在坚持性类型上也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男孩大多衣现为兴趣型和成就型,女孩更多地表现为服从型。

    3.活动类型对幼儿坚持性具有重要影响

    对活动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首先、从活动本身出发可以分为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在这两类活动中,幼儿的坚持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年龄的幼儿在智力活动中坚持的时间明显长于在非智力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其次,从幼儿是否感兴趣出发可以分为强兴趣活动和弱兴趣活动。在这两类活动中,幼儿的坚持性亦存在明显差异。各年龄幼儿在兴趣性较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均长于在兴趣性较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

    三、培养幼JL坚持性的几点建议

    1.进行挫析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现在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要尽可能使他们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遇到困难。一旦出现困难就包办代替,这使得孩子独自面对困难叶就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放手让孩子去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教育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设置障碍情境,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支孩子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怕困难、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以增强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其坚持性。比如,我班有个女孩既聪明又懂事,伴随她的一直是赞扬与鼓励。在一次跳圈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立刻哭起来,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跳圈了。对此,我根据她的能力,特意安排了一些较难的活动,并教育她:这次完不成没关系.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完成的,但如果怕困难而不去做,那就永远也完不成了慢慢地,她能正确地面时失肚,敢于尝试,坚持性也大大提高了。

    再次,要鼓励孩子敢闯敢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而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或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坚特性。

    2.根据幼儿的兴趣,合理安排活动

    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安排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幼儿在兴趣性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性弱的活动中坚特的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特性。比如,让那些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在游戏中担任警察的角色。这一点已为众多的教育者所认可。二是根据幼儿的特点,故意安排他们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要求并鼓励他们像警察叔叔一样,坚特把事情做完,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坚持性。

    3.培养成就意识

    研究发现,坚特性可以通过确立成就目标得到增强。正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安排活动那样,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坚持性安排活动。对幼儿提出超出他的水平、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幼儿既有信心又有能力去完成任务。同时,对能坚持完成任务的幼儿应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这对于培养幼儿的成就意识,增强坚持性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