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85944
在线人数: 6080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发表时间:2009-10-09阅读次数:2604
鲁教基字〔2008〕14号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为做好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鲁教基字〔2008〕1号),我厅对义务教育地方课程重新进行了规划,将地方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组织专家研制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四门必修地方课程的实施指导意见。现将《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8年秋季开学,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要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表》和《指导意见》的要求调整课程安排,必修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四门课程要开足开好。
二、《指导意见》体现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必修地方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编写和选用、教学和评估的依据,是我省管理和评价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的基础。
三、各地要依据《指导意见》,从我厅每年颁布的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我厅将结合工作实际,依据《指导意见》,适时组织新的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的开发建设。
四、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必修地方课程的的开设。学校要根据课程的要求做好教师配备,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特别要扎实开展地方课程教学和研究活动,认真学习研究《指导意见》,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切实推动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地在使用《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
 
二○○八年四月三日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意见,结合我省中小学生的安全状况和教育教学实际,就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中小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地方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文性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以中小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安全健康的成长服务,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害;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实用性
安全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中小学生的全部生活。本课程立足于学生安全生活的需要,提供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使学生能够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
(三)实践性
从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方法技能,养成安全习惯,在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
(四)综合性
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把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六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有机整合;把公共安全知识和与其相关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家庭、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实施课程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帮助中小学生健康安全成长是本课程的追求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学阶段是关系到学生健康发展和安全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对他们度过健康安全的一生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安全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伴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展,他们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也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保护个体生命安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安全意识的形成、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安全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的自身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把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课程提倡把安全教育寓于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中小学生逐步扩展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网络生活等不同生活领域为基本线索,切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中主要涉及的生命安全问题,分层次、分阶段整合了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和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六个模块的内容,突出了课程的主题性,把教育内容寓于生活主题之中。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二、分类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
2.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
3.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
4.珍视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
5.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6.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
(二)能力
1.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
2.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避险。
3.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有利于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选择。
4.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
(三)知识
1.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命健康知识。
2.知道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范围及危险、危害,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
3.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知道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知道网络的用途,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知道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措施。
5.了解突发自然灾害对生命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知道躲避自然灾害引发的危险的基本方法。
6.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知道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的求救和求生的方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一、1至3年级
  (一)社会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在公共场所活动时的安全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避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发生。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列举生活中发生的实例(正反面例子均可),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从报刊、影视作品中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与危害。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本年龄段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培养疾病预防意识。
3.了解有关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讲究环境卫生。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本年龄段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的宣传小报。
 
 
 
介绍自己的良好卫生习惯,在班级里评选出“卫生小标兵”。
 
(三)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了解简单的居家安全常识,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区,从生活中发现安全隐患。
3.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紧急求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等电话。
4.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画一画你所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唱一唱交通安全的儿歌。
 
展示并识别各种危险标志,从防火、防触电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举办安全知识小竞赛或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四)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逐步提高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的简单技能。
利用相关图片、电视片增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询问家长,了解本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在班级里交流。
模拟演示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
 
(五)校园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启发学生思考,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初步形成在活动与游戏中的安全意识。
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学会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
 
二、4至6年级
(一)社会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学会与人正常交往;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意识。
3.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安全隐患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要写出调查报告,说明是否发现隐患,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后是如何处理的。
 
 
 
 
查找有关敲诈、恐吓、性侵害的典型案例,组织讨论,学会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加强卫生保健常识的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2.了解常见病、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在传染病到来时不惊慌,形成一定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3.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拒绝陋习。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方式。
4.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如实记录自己一周的生活情况,在小组内交流,从中选出健康的生活方式。
 
请医生到学校来举办讲座,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
 
 
 
结合“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收集资料,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后果,举办以“吸毒危害大”为题的板报展览。
 
 
(三)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培养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主动避让车辆,做到文明出行。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烧烫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及周边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
开展一次交通法规知识竞赛。
 
 
从防止溺水、防止烧烫伤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典型案例,以情景设置等方式,学习演练遇到上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
 
 
 
 
 
 
 
 
以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说明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意义。
 
(四)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做到不浏览不良网络信息。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说明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查阅资料,总结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写一份《健康上网公约》,号召大家共同遵守。
 
(五)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家乡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主要的保护环境的法规性要求,形成保护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的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突发自然灾害对自身可能带来的危害。
开展环境调查活动,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想一想自己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并坚持做下去。
 
收集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案例,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六)校园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正确估价自己,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
针对同学中经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办法。
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树立在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的意识。
 
三、7至9年级
(一)社会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维护社会安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4.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骗术,防止被骗、被拐卖。
5.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性侵犯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6.了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技能。
开展一次讨论交流活动,主要围绕“哪些场所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等问题展开讨论。
 
 
 
 
 
 
 
 
收集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介绍和揭露的一些骗术,总结这些骗术的共同特征,并讨论我们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开展一次以“防范侵扰 保护自我”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掌握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方法。
2.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常识,能够合理、安全用药。
3.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安全度过青春期。
4.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5.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6.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努力保障生命健康。
    举办一场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可以邀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专家主讲。
 
出一期宣传青春期健康常识的黑板报。
 
 
 
 
 
 
 
组织一次以“拒绝烟酒 抵制诱惑”为主题的班会,以演讲、小品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展示。
 
 
 
(三)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学习了解关于道路交通的法规知识,增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培养消防意识,了解家庭、学校等公共场所的防火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观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片,或请交警来校作交通安全报告。
 
 
 
 
调查自己所在的社区在防火、防盗、防触电以及防煤气中毒方面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请消防员来校举办消防知识专题讲座,并指导学生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
2.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3.认识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学会避免和摆脱网络沉溺。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中学生使用网络的利与弊”的辩论赛。
 
(五)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别,了解我国曾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观,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组织一次自然灾害自救模拟演习,如发生地震、雷电、洪涝时的自救。
 
(六)校园安全教育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
2.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增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着眼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全面实施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三)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本课程教学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健康、安全成长等有关的问题,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辩论、访谈、模拟演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
(五)努力实施开放式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组织演习活动。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的与原则
1.评价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安全素养与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2.评价原则
(1)坚持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评价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2)课程评价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注重考查学生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学生的学习评价
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学习状况和安全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本课程倡导如下评价方法:
观察  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公共安全某一方面的表现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项目评价  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活动,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并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考查  考查方式应灵活多样,如知识竞赛、辩论、情景测验等,以对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及安全素养状况做出评价。
(三)教师的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要关注教师是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愿望,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要与其他课程的评价改革制度和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安全教育》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指导意见》为依据,全面落实《指导意见》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
安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和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模块内容。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应切实体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标准,全面实施课程目标。
(二)教材编写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难易适度,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问题探究情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又要注意安排一定的活动性内容。《指导意见》针对部分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仅供参考。教材编写应在这些活动建议的启发下,设计出更有特色、可操作性更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更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来。
(四)倡导以生活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将公共安全常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把公共安全知识和与其相关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统筹设计教材结构。
(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
教材编写在达到《指导意见》要求的前提下,应给学生留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教材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要求。
(六)教材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文字表达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并有效运用图片、图表,做到图文并茂。教材应力求用贴切的文字、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精美的图片,呈现与学习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便于学生自学。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安全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课程,能够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还应包括许多方面。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以有效进行开放式教学,实施课程目标。
    (一)开发和利用多样的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及相关参考书)、报刊、地图、图片、图表。
2.音像资源: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音乐磁带或光盘、教学光盘、各种教学软件。
3.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橱窗、板报、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广播、电视、网络等)、博物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4.人力资源:学生、教师、父母、邻居和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社区工作人员、医生、政府公务员等)。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
1.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应切实为教学服务,应强调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视角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需要选择课程资源,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发挥实效。
2.应根据各种课程资源的特点,对其正确利用,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将安全教育开放化,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等目的。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编辑介绍相关安全常识的板报、墙报,布置安全教育橱窗,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公共安全教育的相关节目内容;可以联系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合作开展知识讲座、模拟演习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在利用校外资源时,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联系和沟通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应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增强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省必修地方课程。它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特点
环境教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综合性
从学习内容看,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从学习过程看,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环境系统,掌握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环境教育课程中,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融汇贯通,形成一个环境科学的有机整体,共同决定着环境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实践性
环境教育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创造知识;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及批判与反思能力;在参与活动中增进交流与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积极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之间,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活力与潜能的重要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它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增强对环境的敏感性、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环境教育以培养环境素养为主旨。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二、具体目标
(一)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伦理的内涵包括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
数千年来,人类沉醉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万物的尺度,自然为人类所有,且人类有权利使用自然。由于自然万物与人类之间缺乏伦理关系,人类与环境不能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危机频发。
环境教育应教育学生:
1.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
3.意识到公民在环境中的权利和义务;
4.关注环境,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获得环境基础知识
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教育基础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主要包括:
1.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2.分析环境问题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
3.结合相关知识初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了解政策、法律、技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5.了解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对比其效果。
(三)养成实践技能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培养其初步的分析与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
1.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
2.识别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问题,并实施评价,设计解决方案;
3.运用观察、实验、网络等方式获取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
4.围绕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探究;
5.批判性地思考区域或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能够分析对比各种解决途径。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本部分围绕环境教育在环境伦理观、环境理论知识与技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环境教育在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并就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建议。
 
一、3至6年级
 
内容与要求
活动建议
1.欣赏自然美。
 
 
2.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3.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
 
 
 
4.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的方式与习俗。
5.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学会思考、倾听和讨论。
6.搜集有关环境信息,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并尝试解决简单的环境问题。
7.说出身边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
8.列举各种生命形态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及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9.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居住空间和资源。
 
10.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知道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1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技术产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理解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l        观看日出、日落、蓝天、碧水,倾听小鸟的歌唱、溪流的欢笑……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养成专注细心观察事物的行为习惯。
l        栽培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体验动植物在健康环境中的快乐生活。养成尊重生命的行为习惯。如不伤害小动物、不踩踏花草、不毁坏树木等。
l        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生活状况,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对比分析其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养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如不攀比衣着饮食等。
l        搜集不同国家和民族保护自然的生活习惯。养成维护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生活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乱丢垃圾等。
l        通过触摸大树、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等游戏,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养成对事物深入思考的习惯,并讲述个人的感受。
l        运用各种地图、数据库,通过观察周边环境、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
 
 
l        采访当地老年人,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
 
l        描述农田、湖泊或森林等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的特点。
 
l        列举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活或学习用品。养成不乱丢弃可回收物品的生活习惯。如垃圾分类处理。
l        举例说明机动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养成尽可能乘坐公交车和非机动车代步的习惯。
 
l        调查班上同学及其父母的节假日活动,讨论这些活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不损害环境。养成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如不破坏旅游景观等。
l        调查地膜、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造成的环境影响。养成尽可能不使用或不乱丢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物品的行为习惯,如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使用发胶等。
l        统计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一次性用品,讨论一次性用品对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养成不使用非必要一次性用品的习惯,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二、7至8年级
 
内容与要求
     活动建议
1.了解山东生物资源状况,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
2.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环境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探究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了解山东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4.了解山东水资源的利用状况。
 
5.了解家乡空气污染状况,理解污染指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了解中国和世界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7.了解垃圾的种类、来源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8.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力。
9.知道技术在给一些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10.区别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不同参与者的不同角色。
11.尊重、关爱和善待他人,乐于和他人分享。
l        收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了解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的重要意义。养成环保从身边做起的行为习惯。
 
l        围绕当地主要的生态破坏现象,探究导致生态破坏的机理和防治对策。养成人与自然、社会和睦相处的行为习惯。
 
 
l        选择一个本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地或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养成对事物深入思考分析判断的行为习惯。
l        设计家庭节水和校园节水的调研方案。了解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养成自己节约用水也要影响别人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l        调查常用交通工具如自行车、小汽车等的能源消耗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l        进行食物选择的社会调查,提出科学、健康的食物选择倡议并付诸自觉行动。养成合理搭配饮食的生活习惯。
l        调查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付诸行动。养成有效使用资源的行为习惯。
 
l        调查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讨论旅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
 
l        分析水利设施对不同区域居民的影响。
 
 
l        与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一次环保行动。养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习惯。
 
l        列举自己不利于他人健康的行为,提出改正措施,并付诸行动。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习惯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环境教育的实施必须凭借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应结合环境教育的过程性评价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像户外教学、社区服务、实地考察、模拟游戏、个案研究等,使环境教育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2.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
人们的日常行为及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往往与某些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例如,人们也已习惯的垃圾处理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焚烧农作物秸秆导致空气污染、填埋垃圾导致土壤污染、往江河湖海倾倒垃圾导致水体污染等等,环境教育恰恰要使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目的。
3.从“可解决的问题”做起
当代环境问题已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方向发展。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足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得以缓解或解决。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关注身边的、可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像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存在的某些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此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改善环境行动的愿望。
4.创造融洽和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
环境教育的教学过程既要鼓励学生与教师全方位地交流沟通,又要为学生搭建起相互交流和共同分享的学习平台。
(二)探究与行动研究
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学习探究真实的环境问题或自己所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识别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或者在教师引导下识别并提出环境问题。
(2)确定信息预案。
学生通过讨论,初步确定就该问题已经掌握了哪些信息,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3)信息的搜集与加工。
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图书馆、大众传媒、网络数据库;向专家、环保组织成员或政府官员请教;走访社区居民;野外考察,采集大气、水、土壤、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的样本等。
对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要进行鉴别、分析和综合处理等。
(4)提出多个研究方案,评价各方案的预期效果,选择并确定行动方案。
(5)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实施计划,及时评价并调整计划。
行动计划包括采取行动的时间和人员安排,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等。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搜集有关信息,以便对行动过程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2.行动研究
通过观察或调查,发现身边现实的环境问题,确定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然后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调整研究计划和行动,不断改进实践,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环境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要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师生作为研究者,民主参与决策和研究,而不是依赖外部“专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提出一个自己想要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探究、讨论,澄清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潜在的阻力或限制,寻求采取行动的机会。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学生或教师不断地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根据反思结果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学生不必等到调查研究取得明确结果之后再采取行动,而是把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结合起来,边计划边行动,边反思边改进,这样可以避免贻误采取行动的时机,最终实现改进实践和问题解决的目的。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环境教育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改进和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状况。该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评价要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差异,力求为改进和提高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提供依据。同时各学习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要成为下一阶段环境教育计划的起点。
2.评价主体多元化
环境教育的实施,不但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而且需要社区、地方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为客观而全面地反映环境教育的过程和成效,上述各部门或个人均可以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评价主体。他们既可以以实施者的身份参入环境教育的内部评价,也可以作为独立于学校的外部力量对学校环境教育进行总体评价,还可以对各自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环境教育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环境教育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又包括对教师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评价,还包括对学校环境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显而易见,如果是基于改进和激励环境教育的目标,评价应注重对环境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单项评价,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如果是基于判断学校环境教育实施成效的目标,评价则需要对学校环境教育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评价要关注被评价者的个体差异,力争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4.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定性评价为主
环境教育关注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敏感度、生活体验、投入程度、合作精神、探索精神等。这种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单靠传统的纸笔测验是难以进行评价的。为了对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实际成效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纸笔测验、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学习或教学笔记与反思等。
(二)评价要点与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与环境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环境教育评价要对学生上述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评定环境教育的成效。
依据环境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各年级段的评价指标要与“学习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部分的要求相一致。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相适应。
(1)环境伦理观的评价
需要观察学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学生有关环境问题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评价者要在环境教育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考察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陈述其有关环境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评价者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收集和整理自己在环境教育中的作业或其他学习作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环境意识、态度和情感进行评议和反思。
(2)实践技能的评价
需要直接观察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和整理信息、制订和实施行动计划等方面的表现;评价者可以指导学生在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等活动中记录各自的参与状况,使之成为一项评价依据;评价者还可以采取情景测验方式,让学生对虚拟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3)基础知识的评价
需要分析学生的环境研究报告、作文、绘画、演讲稿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日常对话、纸笔测验、环境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对环境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可参考以下标准:
(1)将环境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区的环境特点和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联系起来。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3)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并参与学校或社区有关环境的决策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了解环境、解决环境问题,如调查社区环境状况,并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获取有关环境的信息等。
(5)鼓励学生与同学、教师、社区居民、环境研究专家、环境决策者等相关人士就环境问题相互沟通,并为解决环境问题进行协商、合作。
(6)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分析,尊重学生获得的不同体验和形成的不同观点。
(7)指导学生个人或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各种策略和行动。
3.对学校的评价
(1)学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负责环境教育的计划、实施、协调和评价。
(2)学校通过一定组织形式,保证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工和领导,以及社区代表等,共同参与学校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的决策和行动,并对学校环境教育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3)学校明确规定各学期环境教育的目标、实施方案、时间安排、评价手段和指标等内容,统筹规划各年级环境教育内容。
(4)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评价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
(5)学校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给予支持并努力创造条件。
(6)学校向师生提供足够的环境教育教学资料、设备和场所,保证师生便利且有效地加以利用。
(7)学校有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行动。
(8)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指导意见》,充分体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为环境教学落实内容标准要求、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环境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体现以下六个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环境教育是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养成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教材编写必须使环境教育各方面的目标相互渗透,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学生学习。应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有机统一。提倡多用图像,多设计活动。图像的设计要主体鲜明,内容精炼科学,形式生动、美观,便于阅读。活动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难易程度适中,赋予启发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研究性原则
教材编写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科学性与量力性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
(五)地方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从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现实环境问题入手,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环境现状、特点和问题。
教材应反映时代特征,突出学科前沿和有关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环境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不断修订。
(六)系列化原则
教材编写应重视系列化建设。教材的系列化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三大部分。
(一)学校内部资源
主要是指学校现有条件所能提供给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实物,如学校植物园、图书馆、实验室、标本、教学设备和其他学校活动场所、设施等,它们为学生营造了合适的环境教育情景。
(二)学校外部资源
要充分利用好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科技馆、大学、科研机构、农场、工厂、商店、街道、社区、河流、农村生态环境等学校外部资源,以激发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信息化资源
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及音像资料等信息化资源,强化学生对我国和世界各地环境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应用。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
(四)开放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一)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逐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一)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自觉拓展学习视野,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五)学习传统文明礼仪,提高个人修养。
(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意识。
二、阶段目标
(一)第一学段(1至2年级)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40首(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8.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二)第二学段(3至6年级)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120首(篇或段),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
2.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3.继续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4.初步了解古代戏曲、对联、谜语等民族文化。
5.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重大的科技发明等,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6.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等活动。
7.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8.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
9.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第三学段(7至8年级)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经典古诗文60篇(首或段),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经典著作,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武、孙膑等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唐太宗、魏征、唐明皇、包拯、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政治方面的杰出历史人物;屈原、张衡、王羲之、吴道子、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李时珍、康有为等文化艺术、科学名人,长城、泰山、黄帝陵等名胜古迹,诗、词、曲、小说等主要文学体裁。
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根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7.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
8.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9.能根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传统文化考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
10.能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根据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建议由语文或历史、思想品德等侧重文科的教师兼任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
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循序渐进,得以发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学习经典重在积累感悟。通过品味经典之韵、感受志士之魂、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获得文化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求以情动人、以情启智、以情养德,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
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鉴别意识。
(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传统文化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并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方式和类型,对学生进行教育。
(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一)把握评价的目的
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二)重视激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评价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教材编写建议
    本课程的教材编写要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地方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准确完整地体现本《指导意见》的理念和要求。
(一)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四)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五)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题材、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六)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文化知识、选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七)教材内容的编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八)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提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九)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具有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各学校、教师应积极与社区和文化民俗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
本课程主要的课程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包括教材)、报刊、图片等文本资源。
(二)录像、录音、影视节目、网络等音像资源。
(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
(四)各地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人力资源。
(五)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生活资源。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对当代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针对九年级学生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等现实的人生发展问题,为指导学生搞好现阶段生涯发展规划,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意见,特制定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九年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活奠定基础的一门人生指导类必修地方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思想性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把九年级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和职业准备融入课程内容体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和职业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职业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综合性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等现实问题,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未来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认知、职业领域探索、职业权益保障、职业生涯准备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三)探究性
本课程紧密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以观察、访谈、讨论、分享、体验等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实践性
本课程以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人生和职业理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学生人生理想、职业理想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 是本课程的任务
随着身心发展、生活领域扩展、思维能力增强,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但是,他们对社会和自我缺乏足够的了解。本课程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自身的素质和潜能,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职业价值观的需要,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当代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帮助九年级学生在升学与就业等方面做好心理、能力准备,是九年级学生进行人生第一次选择前的必修课。
(三)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主动探索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
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本课程把正确的价值导向蕴涵于学生对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进行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选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指导意见》根据课程的设计目标,从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初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整合社会人才需求、未来就业形势、生涯发展认知、社会职业探索、人生权益保障、生涯发展规划等内容。指导意见的设计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了解各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和职业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职业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起来,进行初步的生涯发展规划,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分类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2.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
3.热爱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热爱劳动,尊重平凡劳动者。
5.热爱科学,乐于创造性劳动。
6.热爱岗位,遵从职业道德。
7.热爱集体,培养团队精神。
8.尊重规则,重视权利与义务。
(二)能力
1.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2.培养观察、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3.培养适应未来职业生活的竞争与合作能力。
4.训练搜集、分析升学、就业相关信息的能力。
5.训练“自我推荐”和求职的基本技能。
6.训练运用法律法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
    1.了解不同人生阶段面临的发展课题。
    2.了解各行各业的平凡劳动对于维系人类文明的意义。
    3.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4.了解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5.知道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及未来的就业形势。
    6.知道我国的劳动法规及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政策。
7.理解个人志趣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8.理解学业、就业、职业选择与生命价值实现的关系。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一、生涯发展认知
(一)个人与社会
目标:
了解人生不能“无群”,理解个人与社会互相依存的关系。
了解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对他人与社会的依赖,知道自己的成长包含了许多社会成员的劳动与奉献。
2.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摆正个人在生活中的位置。
3.知道感恩,懂得回报。
◆寻找成长过程中所有爱过、关心过、帮助过、服务过自己的人,讨论“谁给了我们生命,谁呵护我们成长”。
◆探讨成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的关系。
 
(二)生涯与职业
目标:
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理解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好适应角色变化的心理准备。
了解职业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性,理解学业与职业的关系,找准职业生涯的起点。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迎接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2.理解职业生涯与实现生命价值的关系,确立报效国家、实现人生价值的志向。
3.理解学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找准职业生涯的起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拟订采访提纲,访问一位熟悉的长辈,描绘他的职业经历,并分享访问过程的收获。
◆运用已知的生涯发展知识,探索现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
◆讨论“未来10年,我们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了解今天努力的方向。
(三)劳动与职业
目标:
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
理解职业生涯的本质是有价值的社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职业活动的共同特征,理解不同的职业活动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关系。
2.知道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劳动和作为人生幸福之源的劳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劳动的价值。
3.理解劳动与回报的关系,树立以劳动奉献为荣的价值观。
 
◆观察不同的职业活动,找出职业活动的本质特征。
 
◆进行职业调查,并对不同职业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状况进行归纳。
 
 
 
◆“体验普通劳动者的一天”,通过“寻找生活中最受尊敬的人”,理解劳动奉献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四)个性与职业
目标:
了解职业的特性和自己的“个性”,做好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尝试进行职业与个性的最佳匹配。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不同职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了解我国现有的职业标准。
2.知道自身的兴趣和志向、客观评价自身能力。
3.理解个性与职业的关系,尝试进行职业与个性的最佳匹配。
4.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选择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
◆讨论“什么样的职业是好职业”,进行观点碰撞。
 
◆调查父母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了解其原因。
◆通过职业角色扮演,分享对不同职业角色的理解。
 
◆运用已知的职业分类和个性分类的知识,尝试进行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二、社会职业探究
(一)职业类别与就业现状
目标:
了解现代社会主要的职业类别,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分工。
了解我国劳动就业现状,做好参与职业竞争的心理准备。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我国目前的职业类别。
2.了解当前就业状况。
3.了解不同行业优秀人才成长经历,总结成功人士职业生涯的经验。
4.理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确对待职业分工。
◆进行现代职业大搜索,制作就业人员职业分布图,分享搜寻结果。
◆收集、交流劳动模范的事迹,领悟他们成功的经验。
 
(二)新兴行业与热门职业
目标:
知道新兴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乐观看待新的职业发展趋势。
理解新兴行业与热门职业的关系,学会辩证地看待热门职业。。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社会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社会新兴行业的特点。
2.理解新兴行业与热门职业间的关系,辨证地看待热门职业,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打下基础。
◆调查当前出现的新兴行业,讨论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
◆访问有关专业人士,讨论交流对热门职业的认识。
 
三、人生权益保障
(一)劳动者的权益与劳动法规
目标:
了解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了解我国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学会依法维权。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宪法、劳动法等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2.理解公民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了解劳动保障机构的维权职能,知道依法维权的一般程序。
◆组织“劳动法规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评选优胜小组。
◆利用网络和社会调查手段,了解相关维权机构的社会职能。
◆搜集有关维权案例并进行讨论,了解维权的途径与方法。
 
(二)就业权利与就业促进法规
目标:
了解我国的就业政策与法规、学会维护就业权利。
了解现有的就业服务、就业援助的渠道,掌握寻求就业帮助的方法与途径。
理解创业的内涵,培养创业意识。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就业政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正确理解公平就业原则,学会保护就业权利。
2.理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的就业方针,培养自主择业的市场竞争意识。
3.了解就业服务、就业援助机构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并知道如何寻求必要的帮助。
4.理解创业的意义与价值,知道政府的扶持性政策,为将来走创业道路做必要的心理准备。
◆课堂讨论:“就业促进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法律保障?”
 
 
◆社会调查,列出主要就业服务机构与服务项目,在班级分享。
 
 
 
 
 
◆访问成功创业者,了解创业的艰辛和创业者的特点,讨论创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四、生涯发展规划
(一)知识准备与技能培养
目标:
了解职业生活需要具备的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知道职业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自觉提升职业能力。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了解不同职业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分析自身的知识缺陷,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明确拓展知识的努力方向。
2.知道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的基本技能,端正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提高学习职业技能的自觉性。
◆课堂讨论:为什么说知识就是力量?
 
 
 
◆采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探讨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二)心理准备与道德修养
目标:
了解职业生涯必备的心理素质,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理解职业道德对于职业生涯成功的意义,培养良好品德。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知道职业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2.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提高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分享成功者战胜挫折的故事,讨论成功者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
◆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讨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求职准备与求职技巧
目标:
了解获得就业信息的多种渠道,学会筛选有用的就业信息。
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能够对自己进行初步的职业资格评估。
知道参加招聘的基本要求,掌握应聘技巧。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知道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并能初步运用。
2.理解用人单位对人员的要求,并能对自己是否具备相应资格、是否需要岗前培训做出初步评估。
3.了解招聘的一般程序,学会准备应聘材料,掌握基本的应聘技巧。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就业信息大搜寻”,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就业岗位。
◆参观访问,了解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了解相关内容,优化备选方案。
◆尝试设计制作个人求职应聘材料,并进行交流展示。
◆模拟求职面试,训练求职礼仪。
 
(四)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践
目标:
知道九年级学生生涯发展包括的三个基本方向,并锁定自己的阶段发展目标。
了解生涯发展规划的内容与体例,尝试制定自己现阶段的生涯发展规划。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明确升入普通高中,进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
2.明确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升学方向,知道社会对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合适的职业领域。
3.明确进入劳动队伍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选择合适的就业渠道。
4.知道生涯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够制定出可操作的现阶段生涯发展规划。
◆调查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学习环境、教学特色,讨论两种不同的升学方向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分享探索结果。
◆举办“我的生涯发展规划”大赛,分享“我的选择”,互相理解、支持、祝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本课程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劳动奉献为荣的职业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保证课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生涯发展课题
本课程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九年级学生特殊的生涯发展课题,指导学生学会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志趣的结合点上寻找人生坐标,规划发展道路,寻求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为适应社会生活、在劳动奉献中创造生命价值做好知识、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准备。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本课程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围绕升学、就业、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训练等发展课题,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
    本课程教学中,要格外关注调查、访问、体验、讨论、分享、规划与设计等环节,它们既是基本的教学手段,也是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阅历、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实践过程。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有关地方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以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为依据,所呈现的内容、案例、引用数据应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九年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倾向,发挥人生指导类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方式,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九年级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的规律。
教材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呈现的材料既要包括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生涯发展、职业选择相关的数据资料,也要通俗化表达生涯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还要精选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经典案例。材料的呈现方式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教材原则上不提供“标准答案”,所有的答案都要通过独立思考、调查访谈、讨论分享、实践体验等方式,由学生自己“找到”。
教材编写要充分兼顾城乡九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涯发展方向及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一)导向正确,内容科学
教材编写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符合生涯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劳动奉献为荣的职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课程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本课程对九年级学生人生规划探索的指导作用。
(二)选材要求精、准、实、新
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必须精练,避免冗长的空洞说教;选用的概念、数据必须准确,防止产生误导;提供的案例、故事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教材内容尽可能新颖,与社会发展和九年级学生关心的问题保持同步。
(三)符合学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规律
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依据九年级学生的人生规划发展目标由模糊的空想到现实选择的客观过程,以学生感兴趣和乐于参与的方式表达呈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课程内容,内化本课程的价值导向,使教材内容较好地满足学生实现生涯发展目标的需要。
(四)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要通过提出学生普遍关心、必须面对的问题,呈现经典案例,设计课堂内外探索活动,鼓励独立思考与共同分享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体现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教材中既要有画龙点睛的文字描述,也要有配合内容情境的配图,如漫画、图片等,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
教材应当把生涯发展认知、职业领域探究、职业权益保障、职业生涯准备等内容作为主题模块,形成教材基本架构。
三、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的、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的水平和学生职业生涯认知、职业能力变化或提高的程度,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指导水平,帮助学生梳理课程学习的收获,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完善现阶段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是“三个是否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职业价值观;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并学会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发展的关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知识、能力、心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准备。
本课程的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总结—自我评价—效果综合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师生分别对课程学习过程的主要收获进行小结;对教学过程中各自的提高和变化做出自我评价;对课程学习效果的综合考察则应当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呈现阶段生涯发展规划,家长对孩子课程学习以后发生的变化填写调查反馈表,教师结合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全部表现为每一名学生写出描述性课程学习评语。
    (二)对学生的评价
本课程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自评、互评、项目评价、发展规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五个环节。
自评,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小结做出自我评价。
互评,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参考家长反馈意见,互相评价,互相激励。
项目评价,将每一阶段活动课程评选的优胜小组、优胜个人纳入评价体系。
生涯发展规划评价,以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志趣、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制定的“未来10年,我的生涯发展规划”为评价文本,通过恰当方式做出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级评价。凡全程参与课程学习、并在生涯认知、知识、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及格成绩。
教师综合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部表现、进步幅度和上述评价结果,写出描述性、激励性评语,给予综合成绩等级评定,不搞“一卷定成绩”的单纯知识考试。
(三)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评价,应从导向是否正确,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否到位、教学过程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为实现发展目标而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等方面,考察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课程目标。对教师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科组综合评价三个环节。
自我评价,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成败得失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学生评价,通过课程满意程度反馈表,广泛征求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集中学生对改进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学科组综合评价,由学校分管领导主持,学科组全体教师参加,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组织观摩课等各种方式,搞好专业分享与教师互评;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分析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最后形成对教师的描述性教学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建议,使评价真正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鉴于人生指导类课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家长的目标选择可能发生的冲突,对教师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家长意见的合理成分,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又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票否决”教学活动的惟一依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本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用教学资源既包括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校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应科学整合、综合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本身的人文教育功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主要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本课程学习指导书、教师用书,相关图书资料。
音像资源: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录像,歌曲光盘、磁带。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博物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田间地头、一切有社会劳动的场所。
人力资源: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恰当选择课程资源。
2.针对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功能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资源利用的盲目性或喧宾夺主。
3.实效性原则——一切资源的利用均应有利于学生的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