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青岛市市南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与社会”整合学习心得感悟
青岛基隆路小学 李明超
2016年11月16日,青岛市市南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与社会”整合学习研讨活动在青岛北京路小学举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良好的教学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心理课程《用心倾听》的教学中,盛晓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而适时地应用了多种教学形式。“你最近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你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学生们或口到,或耳到,或眼到,或心到,体验了该怎样倾听;“小组搭肩 共读心声”,学生们从同学口中听到了最暖人心的评价;最后的实践检验部分,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倾听能力。一节课下来,活动充实而有效。而在第二节展示课中,老师以《请不要欺负我》为课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与社会”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的内容切入,以“心理课程”中的沙盘活动为探究方法,巧妙地诠释了“对校园欺负说不”的主题意义。
在认真聆听这两节课的过程中,我的感慨良多,因为课堂上的内容正是自己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听了这两节课,我似乎找到了“对症下药之法”。
首先,充分而有效的游戏及小组合作代替了传统的“语言说教”。我任教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而且自己是从三年级接班上来的,从时间上说,可谓不短,但对于班级中的部分“头疼分子”仍然感觉束手无策,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作业完成中,甚至是班级活动中,他们似乎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嘱咐的话总是置若罔闻,错误犯了一个有一个,批评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每次结束的时候,总是叮嘱他们要注意倾听,可结果总是让人失望。今天听了盛晓文老师的课,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在“小组搭肩 共读心声”这一活动中,学生们肩搭肩在一起,一个学生站在中间,预示着他是核心的位置,其他的人会发自内心的说出三句话:①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小学生 ② 你是一个会倾听的小学生③你是一个开开心心的小学生 ,从站在中间的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门听得非常认真;从活动后,学生的交流中,也可以听得出来,他们心里也很开心。我在想,作为班主任,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学生却听不进去呢?也许是我们是作为强势的一方,在不经意之间总想强迫学生把我们的话听得进去,并且隐含着强制他们按我们要求去做的意识,而忽视了与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缺乏尊重与情感交流的任何说教,其效果都是空乏而无力的。
其次,入情入境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自觉自悟”。作为班主任而言,最疼头的一件事便是处理学生之间的“欺负”与“被欺负”的问题,而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总是无法准确地定到底是谁欺负谁,甚至说能不能称得上谁欺负谁,如果处理不及时,一件小事便可能把多方家长卷进来,成为一桩理不清的“班级公案”。今天在听《不要随便欺负我》这节课时,在沙盘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每一个孩子选取最能象征自己的一个道具,放在沙盘中开展游戏。在交流环节,当一个女孩说道,其中的两个男孩欺负自己时,老师巧妙的拿出了一张纸,将一张洁白的纸揉得皱皱巴巴,象征着一颗原本纯真的心灵在被欺负后,受到的伤害,而且最后郑重其事地说道,及时最好同学们和好了,受伤的心灵也是不可能再平复的。一个形象的又入情入境的象征,震撼着当事的每一个孩子,也让两个男孩不禁低下了自己羞愧的头。我想这种将学生至于情境之中的体验和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斩断孩子间欺负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最后,两节课都充分落实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不管是任何学科,任何课堂都应该努力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两节课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游戏、小组合作、倾听绘本、沙盘游戏……每一个活动都是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这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模式和课堂特点也是非常令人肯定的。
本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与社会”整合学习将学生学习中和生活中的热点带进了课堂,应用了心理课堂中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活动之中巧妙地给予学生启发,感悟,助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