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心理学科整合课观课心得
南京路小学 高岩
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 “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 ”市南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整合研讨会。会上听取了来自北京路小学潘婷婷老师的一节品德与心理学科整合课《不要随便欺负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潘老师进行的课程整合,正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两个学科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形式多样、生动精彩的整合课。
我认为,不论是心理学科还是品德学科,其课程目标都是关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两个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各取所长,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一节课给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潘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亮眼的地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三个环节:
一、绘本导入环节。绘本是学生这个年龄段非常喜欢的读物,它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潘老师的这节课正是以绘本《不要随便欺负我》导入新课,在故事中明白道理,提升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本书通过小动物之间产生冲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面对小朋友之间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将绘本教学运用到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孩子联系实际,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二、沙盘游戏环节。这节课是在沙盘游戏教室进行的展示,将心理学中的沙盘游戏运用到课堂中,对于一位品德学科的老师来说觉得特别新颖。老师创设沙盘游戏“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自主选择人物沙具并对其进行感受,以小组为单位把沙具摆进沙盘,讲故事再谈感受。通过沙具在沙盘中的摆放并讲故事,可以象征性地再现出课间容易产生的矛盾情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帮助部分孩子宣泄情感。设置两次感受体验,正是结合心理学原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当下的情绪,只有充足的感受体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内心的感受往往比外在的道理要更加有效,只有学生内心有了真切的感受,意识到欺负别人是一个不好的行为,内心才会有积极的改变。最后调整沙盘摆放这个小环节,让学生联系未来,改正错误,明确以后应该怎么做,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认识。心理课中的沙盘游戏活动正好可以弥补以往品德课上,孩子们体验少、讲道理多的不足之处。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感受体验过程,冲击学生心灵。直观的感受体验多了,道理也就自然明白了。
三、采访环节。潘老师在这节课的尾声,设立了一个采访环节,并邀请了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法律顾问。通过对他们的采访,从不同角度给孩子们讲解,遇到这类问题时,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孩子年级小,很多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或者没有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这样一个采访环节,让学生明确了家长、老师的意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应该主动跟老师、家长积极求助、大声说不。通过学校法律顾问的讲解,学生们明确了事情的错误性和严重性,提高了法律意识。
将品德学科与心理学科进行整合,各取所长,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学生们提供更高效、生动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素养提升、习惯培养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既注重学生们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将品德教育与习惯培养有效地渗透并植入学生内心,在游戏活动中学理懂法,为学校德育、心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