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65487
当前在线 15208

聚焦评价改革实践 全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高峰论坛在青举行

发表时间:2017-05-05阅读次数:3376

核心素养命题下,如何运用多元评价结束“一把尺子”的时代?

    4月28日,由《当代教育家》杂志、中国教育在线、大城市教科院联盟主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高峰论坛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如期举行。

    来自全国多位基础教育评价专家,1000余名中小学校长、老师齐聚青岛,共同研讨教育评价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快各省份推动科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分享各地实施教育评价所形成的有效经验,围绕人才培养方式及评价改革的科学、健康发展凝智聚力,献计献策。

    《当代教育家》杂志执行主编王湘蓉主持论坛开幕式,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青岛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改革成果和面临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与规划。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致主办方欢迎辞,指出教育评价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用习总书记的话鼓励大家: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好的做法应该去坚持,不足的去补齐。

    国家督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坚。演讲主题《数据驱动教育改进》。刘教授的演讲用案例说理,有趣有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得不要得?不同的学习策略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能做什么?藏书量、阅读兴趣与学生成绩提升有什么关系?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五个数据应用案例告诉我们,大数据就在我们身边,数据本身蕴含着巨大能量,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运用。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演讲主题《清华附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王校长介绍了清华附中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实践探索。在王殿军校长看来,综合素质评价建设绝不仅是搭建一个系统平台,更要促进学校基本秩序的提升、完善、发展,构建健康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王殿军校长认为,健康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能够切实帮助学校表意性秩序的构建,另一方面要能促进学校工具性秩序考量方式的健康转型。谈到大数据,王殿军校长建议,大数据的收集方式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延续到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甚至延续一生,变成一个人的“人生档案”。

    宁波市人大常委、宁波市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原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演讲主题《面向新高考,普通高中的课程选择和管理定位》.李永培围绕新高考改革下的新形式,分析了浙江省新高考的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高职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四类选拔方式。他认为,“课改”是一场基于教育理想的变革,提出了融合推进课改、考改的基本思路,以及未来学校的课程设计和管理定位,并分享了宁波中学“品学共融、个性发展”课程体系建设的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杨向东。演讲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杨教授指出,核心素养不仅是新名词,其背后更有一整套囊括学校的课程整合、学校的教学改进以及学校整个评价体系的系统。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具备六大特征:直接评估真实性学业成就、提供公开明确的质量表现标准、采用整合性和情境化的不良结构任务、收集多方面证据、重视同伴和自我评价的作用、需要学生对表现或产品进行论证或答辩、提供具有实质内容的反馈结果。

    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演讲主题《制度与技术,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重建》。张主任的演讲从问题导入,提出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着四大问题: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过度依赖纸笔测验、过度采用横向比较、过度聚焦尖子学生,然后给出了新高考改革形势下,区域教育管理层面肩负的使命或者说着手点: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改进考试评价的技术与策划、改进学校教育质量管理。

    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演讲主题《我的成长我做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张校长认为,高考改革已然到来,高中教学必须跟着改变:变单一学业为关注全面素养、变统一派课为自主选课走班、变一次终极考试为多次选择。为此,上海格致中学搭建了立足“生本”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操行能力、学习研究能力、运动健康能力、心理心智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结束了“一把尺子”的评价方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主持嘉宾访谈.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陆璟、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孟凡杰、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向东共六位嘉宾对话高考评价改革。

    4月29日上午的主题演讲结束后,嘉宾们就高考评价改革进行了现场对话,就参加峰会最大的一点感想、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给学校老师提一些简单的做法等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让与会者对教育评价改革有了全景式的认识。引得现场掌声阵阵,掀起了会议落幕前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