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99234
在线人数: 2202

香港路小学开展“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教研组长论坛活动

发表时间:2017-10-19阅读次数:2237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近日,青岛香港路小学开展以“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组长论坛活动。

语文教研组长陈波老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把好教学“三关”来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尤其强调了通过期初调研课、常态预约课、精品展示课、跟踪提升课等多种形式对课堂进行观测及评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采用集体书空、抄写或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加强记忆;老师走进题海,把好命题质量关,学生才能走出题海,各级部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实施每月闯关和阶段达级检测,开展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在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中年级开展高效阅读实验、高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教研组以“勤奋、反思、成长”为自己的品牌主题,以“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为励志格言,在教研合作中彰显出强大的团队精神,以团队的力量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学生队伍。数学教研组长白华老师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提高、其他协作方式这三个层面进行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阐述。在学科集备组内开展备课漂流活动,采用导师式备课,确立学科导师,进行1+x备课漂流,通过导师示范备课、导师点评备课、精品备课赏析等环节,打造备课团队把握教材、准确确立教学目标的能力;编写《教学智慧手册》,对教材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本册知识的核心素养点、本册体现的德育纲要等进行梳理;在团队素养的打造中提升教学质量。

英语教研组长黄宏老师围绕“夯实基础,高效减负”进行了质量提升策略的阐述,提出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入手点,打造有内容的课堂,结合英语课特点通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将情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话题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并达到融会贯通;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结合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与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韵律歌曲、情境对话、角色表演、游戏等,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校内组织英语学科竞赛活动,如低年级“谁的单词认得多”、“对话、歌曲表演”等;中年级“谁的单词默得多”、“阅读专项竞赛”等;高年级“单词闯关竞赛”、“语法知识专项竞赛”、“阅读专项竞赛”、“写作专项竞赛”等。

音乐教研组长牟宇新老师对学生的现状、教师队伍、区域要求进行了客观分析,确立了音乐教研组近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音乐教学提质策略,从声乐、键盘、舞蹈三方面入手,以各级部音乐教材为抓手,加强日常专业基本功的练习,做到“不熟练不达到示范的效果不进课堂”,提高全组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促自身专业成长;每间周的学习研讨中进行一次课例的弹唱展示交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情绪表现、伴奏风格、演唱技巧和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互动;充分利用学校制订的艺术工作测评方案、结合市南区常规教学观测标准,树立每节课及时小检测的意识,每月各级部进行月份质量检测,以及时跟进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音乐素养达标。

美术教研组长曹晓冬老师从课堂教学转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艺术测评三方面入手,分享了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形成小组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发灵感的头脑风暴;建立美术基础知识题库,教师将题库通过班班通发放到班级,利用中午或下午最后一节课时间由各班的美术课代表带领学生进行练习;逐步建立学校的艺术特色,邀请青岛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市南名师”田红花老师协助打造固态沙画和贝壳镶嵌社团,并将这一特色在全校进行推广和普及。

通过此次教研组长谈质量的论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研组长对于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思考,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做了深入的研究、思考与实践,相信在今后的团队合作中,香港路小学的教学质量将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