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为进一步促进课题实施,在逆向教学设计研究的背景下,香港路小学二年级刘慧老师和鞠艳华老师分别对“平均分”这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校领导一同参与听评课活动。
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两位老师将笼统的教学目标细分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目标,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理解、内化和运用知识。刘慧老师引导孩子们基于生活“分一分”的经验,准确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经过操作后有条理地说清平均分的过程。在交流对比分析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刘老师严谨的数学态度是给孩子们最有效的无声教育。直指目标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鞠艳华老师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辩一辩、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深入理解运用“平均分”的意义。以评价为抓手,指向可观测的学习目标,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
课后评课活动中,老师们共同交流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效果达成情况。刘副校长针对本课逆向设计中的评价手段和方式给予了指导,强调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到深、有逻辑性地观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目标到过程的逆向设计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正向突破学习重难点,通过建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