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市南区2019级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开班仪式暨专题培训在青岛南京路小学顺利举行,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孙艳霞博士,市南区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班主任、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从德娟老师以及2019级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全体学员近11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推进市南区教体局六大行动20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学科带头人培训”作为市南区“四有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重要板块,旨在培养一支在深化教学创新与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内具有较高影响力、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高屋建瓴,蓄势待发
开班仪式上,班主任从德娟老师围绕《市南区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培训方案》,全面解读了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训方案要求每位学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通过规划引领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每位学员要致力于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力争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主动对接学科教研员,参与到区域学科项目研究中来。利用好学科带头人班培训这一契机,全面汲取营养,提升课题研究专业素养,早谋划、早实施、早落实、早收获。
率先垂范,细照笃行——学员们要主动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承担新教师和师范生实习等培养任务,引领带动校内或区域内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此外,学员们还要积极参与示范课、听评课、举办讲座等活动。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学员们要注重并加强专业学习,养成善学习和重积累的习惯。不但要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培训,还要加强自主学习,研读各类书籍、刊物,为不断成长积蓄力量。
高位引领,知行合一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海洋大学孙艳霞副教授以《幼小初教育科研选题与项目论证》为题,开启了2019级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第一讲。她围绕中小幼教师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什么是教育教学研究、如何论证教学研究项目和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智慧分享。孙教授从“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引发教师们进行思考、各抒己见,进而从外部驱动到内部自发两个方面揭示教师做教育科研的原因,孙教授引导老师们要沉淀思想、做有意识的专业反思,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进而以科研论文发表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用自己的思考和行为去影响别人。随后,孙教授借鲜活的案例,在与老师们的现场互动中,强调教育研究要善于找到身边的“真问题”展开研究,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孙教授还结合丰富的教育案例阐释了教学研究的三个主要任务,为老师们明晰了在实践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具体阐述了教育研究的过程。孙教授的讲座给老师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理念和智慧的方法,老师们受益匪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每一位学科带头人都是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肩负着助推课堂深度变革,实现自身成长、带动区域教师梯队发展的重任。学员们表示:要珍惜眼前的学习提升机会,在区域搭建的高位研修平台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学习,深入研究,以“最优秀的自己”带动和培养“更优秀的人”,成为区域、学校未来教育改革的示范引领者!
学员培训感言:
青岛新湛路幼儿园 阎爱洁
聆听专家的指导让我更加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广思考、深研究、细落实”,不断助推专业成长,使教育研究得到有效落实,使课题研究更深入、更科学、更有效的进一步开展。
青岛太湖路幼儿园 赵琦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的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善于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教学与科研同促进共提升。
青岛文登路小学 李梦琪
孙艳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的经验,深入浅出的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拉近了教师与科研的距离。身为青年教师,更要坚定教育教学的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勤于归纳总结。在日常教学中,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感受开始,将教育研究变得生活化、日常化,通过研究努力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青岛金门路小学 曾庆元
“学而不思则罔”,其实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有思考、有探索,缺少的就是将这些思考与实践置于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地梳理归纳。孙艳霞教授的讲解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老师们作为学科带头人要率先研究、影响带动的责任感。
青岛第59中学 毕记朋
孙艳霞教授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论述,从如何细化课题技术路线到如何明确检测指标,从科研现象到科研背后的问题,聆听孙教授的讲座,不敢说都听懂,至少让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我想这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讲座能给我们的力量和启迪吧。
青岛第26中学 李珺
今天的开班培训,孙艳霞教授从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为什么要做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目标等多维度入手,运用大量实例论证,为我们指引了教育研究的道路与方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