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区教体局教育工作会议2022年工作要点精神为指导,为落实“双减”文件精神,以“技术”赋能,促进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坚持五育并举,坚持落实“双减”,注重整合优化,以实现“教学研究系列化,教师素养专业化,学生素养全面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为核心,以注重课程建设,构建智能高效课堂和开展育人活动等实施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能力为重,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师生成为自己远航的舵手。
一、 以“学习技术”优化专业素养
(一)组织好教师业务学习。借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实施的东风,鼓励教师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学校每周的业务学习安排在周四下午举行。业务学习制度要认真落实,有安排、有主题、有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业务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材料教研室要经常检查。
(二)指导好教师的个人学习。教师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习要有方向,带着问题学,要与自身岗位工作实际相联系,与自身的教科研课题相联系。本学期,要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位教师要做到:通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订阅一本教育杂志;在教研组内执教一堂新课程教研公开课;全文研读一遍新课程标准;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教师要建立每日读书制度,并及时记录对自己有启发、受益的内容,与学校集中培训一并记录和写出随笔,学校每月检查定期反馈。
二、以“教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
(一)继续研究大单元备课提升教师研究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大单元教学”为落实“教师教研能力建设工程”指明了方向。本学期,继续以教研组、衔接课程、项目化活动为载体建立教研备课共同体,提高教研备课的站位,以大单元、大观念、大项目作为出发点,教师共同研讨,明确单元目标、人文要素和学科要素,在备课时,紧密围绕单元目标设计任务活动,使备课更具前瞻性、更有章法。
(二)继续研究学生作业落实五项管理规定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的目光不仅聚集在课堂,更应该聚焦作业管理。因为管好了作业,我们就管好了备课、管好了课堂、管好了教学质量,甚至管好了学生的睡眠和课外活动,能有效落实五项管理规定。
大单元备课中继续进行单元作业整体规划和设计,本学期的作业管理,重点体现“五见”,即见学生,见学科,见素养,见教师,见反馈。“见学生”就是采取情境创设、在大情境中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见学科”就是在综合性作业或任务活动中,要体现基于学科的拓展,要考察学生学科基础和能力。“见素养”就是要考察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等核心素养。“见教师”教师的人格观念、文化涵养、能力方法。教师要把作业变成育人的途径,而不仅仅是强加给学生的任务。“见反馈”就是反馈可以是等级,可以是某项展示性活动,反馈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通过反馈给予孩子学习的成就感,持久关注,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
每月学校对作业的研究、公示定期反馈,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最终内化为教师的工作自觉,不断实施五项管理规定,让“双减”真正落地。
三、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一)基础技术培训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2.0的培养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备受重视,明确技术如何赋能教学变革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学校将继续研究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海信智慧黑板、PAD等技术设备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助手,让课堂充满快乐,激发学生好奇心,丰富教学资源。利用开学前,学校对新调入教师进行麻吉星、敩优评的系统培新,开学后,借助“麻吉星”教学系统的使用,反馈数据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不断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敩优评平台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评价。多个平台对教学的辅助,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质量。本学期,每位教师执教一节麻吉星研究课,推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实施,提升教育质量。
(二)深化技术变革教学
本学期,继续推动《基于数据的“5I高交互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课题项目研究,各学科组将成立不同的项目组进行研究,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和着力点,发挥名师带头领先和骨干教师的支撑点力量,形成人心思进的教师团队。通过研究,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校课堂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期末,将继续参与区、市教学法评选。
四、以“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学科活动夯实基础。学生的智育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通过各学科的学科活动主要巩固和熟练。本学期,学生将继续进行汉字达级、百题无差错、百个单词指读和诗词挑战赛,体育学科每月进行一次体质监测打卡;音乐学科进行班级合唱比赛,通过学科活动来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小先生凸显协同成长。本学期,学校有一、二年级两个级部。教师不仅在教育中要分析同龄学生差异的原因,利用差异资源提升教育优质。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年级间学生的认知差异和经验差异,通过设计晨读领诵、体育小先生等活动让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孩子勇于表达和帮助其他的同学,利用差异,优化差异,引领、帮助和促进两个级部的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3.跨学科学科促综合发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将与语文、数学、英语、劳动、美术等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开展数学节、写字节等综合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升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激发学生美文赏析、吟诵、朗读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现,并不断学会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和具有应有的能力品格,从而促进五育教育的融合发展。
学校将着力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的培养和提升,不断强化教师教学技术、教学能力、提高作业与设计能力等技术,为落实“双减”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不断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