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澳门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修计划

发表时间:2023-09-05阅读次数:212

蓄力赋能  助推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修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以学习为核心深耕教学改革,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团队和梯队建设,让每位老师能不断地学习技能、学习态度,提升眼界和素养,使身处在不同团队的每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以精致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题引领,提升教师研究力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力,学校教研以“信息技术赋能的整体性教学”为主题深化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力和学习力,实现双减政策的落地。

推动教研组课题科研  为实现“悦动智慧课堂”,教研组建设是打通课程与课堂的关键一步。教研组长带动,教师人人参与研究,从学习目标、作业设计、如何使用工具,嵌入型评价、阅读的策略,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聚焦一个研究方向作为教研组课题进行研究,形成有发展力的学习型团队,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推动教师个人课题研究   继续支持教师个人课题《基于大数据的“5I高交互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完成过程性研究材料的积淀,不断创新培育教学模式。鼓励更多地老师建立个人课题,让课题研究成为每位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向高水平进阶发展的原动力,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力。

二、课程建设,推动高质量学习发生

(一)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以素养发展为核心,不断修订完善学校的“行舵课程”,加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理论实践研究,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深耕学校的文化。

(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

严格落实三级课程实施要求,保证课时,坚守“五项管理”规定,整体关照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学习生活,确保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时代进程要求。

(三)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1.学课标,持续转变观念

新课标是本,是课程与教学展开的依据,通过自学与组学性结合,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学习、思考和运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和实践,持续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观念。

2.重实践,促课标的转化

●开展课例研究

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国家省市区名师课例研究,开展本学科组日常课例研究,在观摩和剖析中学习与反思。

●分层次开展交流分享活动

 名师“三个一”:组织一次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写一篇教育叙事。

青年骨干教师“四个一”:上一节展示课(单元);完成一篇研究案例;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设计;读一本教育名著。

新教师“五个一”:开展“三笔一画”基本功比武;上一节展示课;设计一份跨学科作业;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完成一篇教育案例。

3.加强复盘和反思   开展课例和重要事件的复盘和反思,加大定期的工作的盘点和总结,推动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四)加强“零基础”的适应教学研究

根据教育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要求,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在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关键方面提出合理期望,设计好儿童入学适应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

前期以《家》为主题的衔接教育活动聚焦儿童成长的核心素养,分维度设计衔接课程。本学期,在此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其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与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三、研训衔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通识研训  学校将围绕“四有好教师”“双减”、“师德师风”“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开展学习,拥有底线思维,成为新时代的好教师,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的水平。同时基于时代的要求,在教师信息技术2.0验收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大力开展麻吉星、视频、抖音的培训,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让每个人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分层研训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将充分挖掘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开展分层次的培训,努力满足教师的需求。

(三)班主任研训   

班主任队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中坚力量,本续期学校将结合学校的实际,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好习惯培养”“怎么办”等主题开展系列的培训,推进班风建设,加强家校沟通,让班主任有策略,有方法,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四)级部教研组长队伍研训  

通过研训让级部和教研组长应该明确和履行工作职责,带领组员主动完成学校的工作;通过主题研训,不断提升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和专业用领的能力。

(五)学期末教师工作盘点与反思  一个学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为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级部组长以及各个岗位的履职情况,工作获得的成绩等在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督促每位教师能停下来、静下来好好地梳理总结与反思,能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和目标。

四、有效作业,推进教师系统性思考

(一)借助大单元结构化作业。本学期,将作业设计纳入本学期集备、教研重要内容。在大单元备课中,单元结构化作业要特别关注作业的整体性、分层性、逻辑性,更加突出作业的育人功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满足学生现阶段学习和未来发展需要。

(二)借助优化跨学科学习设计。结合重大节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作业介质,各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项目活动作业,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受到价值观教育,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中华美德。

五、聚焦评价,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一)嵌入性和达成性评价  在教学中注重“教--评”一体化教学,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借助麻吉星、优化大师等进行嵌入性评价和达成性评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驱动教与学,改进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高阶发展。

(二)继续探索多元评价的实施  利用敩优评平台对学生进行学生综合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行评价,结合学科活动和项目活动做好日常活动评价和记录,作为少先队进行星级队员和第一批少先队员评选的基础数据。

新的学期,学校将继续秉承助力每位学生成为自己远航的舵手的美好教育理念,在“双减”背景下积极作为,统一思想、奋力突破、攻坚克难,为实现教育优质倍增新发展,师生发展新态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一同携手奔赴美好的未来,谱写澳门路小学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