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启舵” 提升育人之实
青岛澳门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以区域“达标课堂”建设要求为引领,聚焦学生深度学习,加强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保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以教学研究“启舵”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育人之实。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常态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积极推进大单元学历案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探索创新《校园护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
6.?进一步织密教学管理网格,提高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1. 扎实开展常态教研
学期初,带领各教研组结合区域期初教研精神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在学校“信息技术赋能的整体性教学研究”大主题下,根据学科要求和学情,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教研组的教研主题和内容,并努力形成课题成果。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严格落实单周集备,双周教研的常态教研模式,同时,组织教师期初开始选课,有序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讨论,并定时组织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2. 切实推进大单元学历案研究
全员阅读《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深入学习大单元学历案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专题研讨。同时,根据“讲--上--评--思”四步法,从三月中旬开始进行课例展示,呈现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思路,并组织教师针对课堂、设计思路等进行评价,形成对本单元学历案的评估、反思、修改,最终每个教研组形成一份优秀学历案设计成果。
3. 潜心钻研大单元作业设计
严格落实“双减”要求,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不超过1小时家庭书面作业。记好、用好作业记录本,班主任每天进行作业把关,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及时进行网上作业公示,同时班级门口新增作业公示栏,每天公示作业。倡导实施“基础+特色+分层”的作业设计,结合教学知识、节庆活动、主题活动、生活实际设计项目化实践作业,结合区域“三小本”要求,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每月一次检查作业,包含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公示等,计入绩效考核。
4. 探索“校园护照”评价方式
学校本学期继续探索“校园护照”评价体系,结合此项工作,组织各学科围绕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目标、评价标准等进行思考、梳理,形成各学科的“基础页”和“特色页”,最终汇总形成学生评价新体系,助力“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5. 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
学校正在洽谈点读笔进校园,后期还会与海洋大学合作,推动学历案+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智能教育与教育教学多维融合,同时,学校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育技术、智慧教育管理方面有所建树。本学期将继续对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进行深入培训和评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域的数字融合课等比赛,同时积极使用新技术软件,特别是青年教师,多多尝试,辅助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让信息技术真正赋能教学。
6. 织密教学管理网格
本学期,在常态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将以“家长驻校办公”替代“家长开放日”,每日邀请6-10位家长驻校办公,将校园开放变成常态。同时,邀请当日驻校办公家长将参与教学常规、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习惯等关键点的巡视管理。继续关注教师的2分钟候课、“双姿”养成、师生互动、教学常规、作业设计批阅等常态化教学态势,提升教学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具体安排
二月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教研集备主讲人等。
2.?组织教师参加“智慧教育”信息化教学培训。
3.?筹备常态教研活动和大单元学历案研究工作,开始选课。
三月
1.?开展常态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公开课展示。
2.?启动大单元学历案研究,组织专题研讨。
3.?设计大单元作业,开展作业设计交流活动。
四月
1.?继续推进常态教研和大单元学历案研究。
2.?组织“校园护照”评价体系交流,分享思路。
3.?邀请专家进行信息化培训。
五月
1.深化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形成优秀案例。
2.启动第二轮课例展示,主题为“信息技术赋能的整体性教学研究”。
六月
1.?总结常态教研和大单元学历案研究成果。
2.?完善“校园护照”评价方式。
3.?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展示课。
4.?进行期末复习备课、教学总结和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