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0868891
在线人数: 7016

对品德学科“活动性”的理解

发表时间:2004-10-28阅读次数:4540

 

当代西方活动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之必行。他提出了“做中学”这个重要的理念,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实经验促进发展。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价值,对活动教育思想进一步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机制也是活动,儿童智慧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实现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皮亚杰提出,要重视视听教学和科学实验,使学生利用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重视儿童的游戏;要重视探讨活动和重新发现活动。“主动”“活动”是皮亚杰活动教学的关键概念。目前,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学生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有一个重大的观念改革——原来一直认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遗传(生理基础)、环境(决定因素)和教育(主导因素),现在提出主体自身活动是主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确立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做中学”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与儿童共同活动来支持儿童学习,而非单纯地讲解教科书;儿童则主要通过实际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只依靠听讲来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不能淹没儿童的这一天性,而应充分的激发它。大家也发现了,在新课程品德的教材中通过设置大量能够激发儿童活动和探究的话题或主题,为儿童的自主探究留下广阔的空间。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游戏”“调查”“实验”“探究”“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表达和构建的过程。当然,儿童毕竟不是成熟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具有获得成人教师引导的需要。教师应力图将每一篇文章都当成活动的引子,指导儿童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活动中建构认知、在活动中实践行为。

现就课标上提到的几种活动形式,以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结合吕晓青老师的这节课,谈谈如何体现课程的活动性。

1、               讨论:这是新课程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有时是

小组的,有时是全班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发表自己的想法,锻炼表达能力等。如:吕晓青老师的这节课中的第二环节,,以学生熟悉喜欢的“爱爱鸽”为“小导游”带领学生们领略秋季风光,提出问题“认真听,看看爱爱鸽带大家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这些风景你有什么感受”,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带给大家的欢乐。再如P9的参观校园活动,小组讨论:“我们不认识路怎么办?”P22的“盼盼为什么会迟到?”等。

2、               搜集信息: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通过访谈、图书、报纸、

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应根据教材中活动主题的要求和儿童的兴趣,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指导儿童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加以利用、交流。如:吕晓青老师授课的“小小气象员”环节中,根据二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特点,同时结合我们在第二单元的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发现天气的变化。” 既体现了教学中的能力目标了解秋天的一些基本特点,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观察,在观察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使这一活动形式的利用很有实效。再比如P34的了解出生情况,填出生证;P62的搜集“XX眼中的我”等。

3、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使儿童对某中事物产生

直接体验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让儿童亲身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同时增长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P24的表演早晨的安排。

4、               教学游戏: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

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地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利用和安排好这些游戏活动。如:P4的游戏“找朋友”、“网小鱼”;P20的玩“交通安全棋”;P4747的迷宫游戏“智闯马虎宫”。

5、               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教师在进行品德学科的教学时,

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效益。如:第15课的“过新年”主要是与公历新年元旦与农历新年春节这两个节日庆祝结合起来;P60的让他们自己筹备元旦游艺会等。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有的老师理解为,活动就是要所有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动,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老师又哄又奖励,也只有少数学生在动。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使课堂显得热热闹闹,看似学生活动起来了,可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也未听清楚,教学目标无法落实,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活动设计缺乏实效性。老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不易把握,因为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很新的。如小组讨论活动,小组学习形式化,不能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多向再交流;给学生的时间很短,学生还没有真正地展开讨论,老师就让学生交流;还有的学生凑在一起瞎聊,没有在讨论老师定的主题或问题,老师的参与也是走形式,这样就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参与活动又活动得好?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活动要活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活动和问题,针对不同的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开讨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火花,及时捕捉。

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需要老师们通过实践探讨。目前在教学中

遇到的困难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尊重学生兴趣与活动目标的关系问题,我们对今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1)        建议任课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学生

需要什么,依据课标,教师准备什么;

(2)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特别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该整合的就整

合;

3)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让孩子学会思考,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去感悟;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显品德学科倡导的体验、感悟的学科特点;
5)重视学生生活情感的陶冶;
6)拓展教学空间,在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发适合当地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