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13992
在线人数: 16960

六年级数学二、三单元质检情况汇总

发表时间:2005-05-08阅读次数:2129

本次测查全区30所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参与,由中心统一命题,检测内容主要以本学期所学二、三单元内容为主,穿插了第一单元的部分内容,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贴近生活,题型灵活。既考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次测查我们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多数学校也能按照区统一规定的评分标准较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测查的公正性。

下面让我们就这次测查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作以简单的全区分析,希望老师们能根据我们分析的情况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

六年级数学二、三单元质检情况汇总

20055

全区

平均

平均分

优秀率

达标率

走进生活

按要求做

86.6

72.2%

94.6%

90.9%        

85%

85.9%

88.4%

质量简要分析

优势:

1、学生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计算的正确率较高。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指定的运算顺序正确地给算式添括号,并计算,说明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解答与之有关的概念和应用题,填空题的第(3)、(8)小题,判断的(2)、(4)、(5)小题,选择的(2)、(3)、(4)小题和应用题中的第3题正确率较高。

3、统计知识掌握较好。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统计知识,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如填空的第(4)小题和应用题的第8题正确率较高。说明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画图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4本次测查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解决问题”部分的正确率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5、多数学生能掌握“按要求做”这一题型。在第一单元测查中出现的通过计算标明位置一题在这里又再次出现,通过反馈了解到学生做题情况较好。说明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进行拾漏补缺。“根据数据谈体会”学生理解到位,正确率高,说明老师们平日加强了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

发现问题

1、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计算的灵活性有待提高。表现在学生口算结果失误较多,如:1+ =0究其原因学生在计算时不考虑正确的运算定律或性质,计算基本功不过关。再如:应用题中的第2题和有关圆柱表面积、圆锥体积的应用题计算也出错较多。这就要求老师们从基本的计算入手,加强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2、从测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概念题正确率有所提高。但是填空题的第9小题、判断题的第6小题,选择题的1题出错较多。填空题的第9小题前三个判断正、反比例是本次测查中出错最多的知识点。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根据等式灵活变形。说明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老师们缺少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学习仅限于对文字的判断,知识接受地过于死板,造成学生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判断题的第6小题错误较多,说明学生缺乏对容积单位升、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认识。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对这些容积单位的感性认识。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待提高。例如选择的第1小题,不少学生选择B,说明学生没有认真的审题。应用题的第4、5小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列式时圆锥的体积丢掉×,或将圆柱的表面积求成体积。应用题的第8小题有部分学生丢三落四,导致失分。希望老师们从平日练习入手,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反馈了解到仍有部分学生对“找规律”的题感到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对如何分析规律不明方法,缺少有效的观察与分析。因此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规律的方法,加强此类题目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本次测查在列式计算与应用题中都加上了上学期的分数应用题。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今后的总复习中,老师们要全面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

 

改进措施

老师们,我们已经结束新课,全面进入毕业总复习。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特别是概念,注重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不断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3、继续加强情境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真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的结果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希望老师们能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重视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工作,对他们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漏补缺,发挥班级小干部、小助手的作用,以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合格地升入中学。

                                                 

 

  市南教育中心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