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校本研究的有效开展,根据《山东省中等以下教育科研工作暂行办法》、《山东省教育学会章程》,结合全省基础教育科研具体情况,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发展学校的理念,以学校为依托,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行动研究为手段,整合省、市、县和实验学校的科研力量,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大的基础性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把解决学校中教学、管理、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实际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校本研究,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发挥教育科研部门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探索,创办一批特色学校。
(三)培养教育教学水平高、教育科研能力强的科研型校长和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校本研究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三、研究内容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围绕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培训、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内容开展研究。
四、实施策略
(一)建立校本研究实验学校。校本研究实验学校是全省校本研究的试点单位。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省校本研究活动的开展。
(二)确定研究课题。各中小学可根据学校与教师实际情况自定课题,把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课题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三)注重校本研究的引领与指导。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
到我省讲学,组建省内专家指导团,加强对校本研究的引领与指导。通过组织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校本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校本研究工作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示会,为学校领导、教师提供信息交流、经验介绍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五)成果宣传与推广。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校本研究的科研成果,《当代教育科学》杂志将开辟“校本研究动态”、“实验学校巡礼”等栏目,并创办网页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实验学校总结、提升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六)评选山东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通过校本研究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带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发动阶段(2005年2月——6月)
1.召开全省教科所长会议。研究讨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实验学校管理办法》、《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指导意见》;研究部署全省校本研究工作。
2.在青岛召开“全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工作现场会”。考察青岛校本研究现场;交流校本研究工作;组织申报校本研究实验学校。
3.召开校本研究培训会。对实验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提高校本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实验学校领导、教师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二)实验引领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
1.组织全体教师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2.举办校本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3.开展校本研究考察培训活动。
4.研究制定校本研究实验学校评估标准。
5.引领指导校本研究工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06年7月--12月)
1.召开校本研究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大会。
2推广转化校本研究成果。
3.出版《中小学校本研究》成果集(暂定名)。
六、保障机制
(一)成立全省中小学校本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马 钊
副组长:王积众、薛为春、亓殿强
成 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二)成立专家指导组
聘请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部门、基层教育工作者组成专家指导团。
(三)各负其责,分层指导。省教科所主要任务:组织协调、引领指导;各市教科所主要任务: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科室主要任务:抓点带面、具体落实。省、市、县(市、区)要协调一致,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