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73883
在线人数: 304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05-10-10阅读次数:3019

    本学期,依据市教研室、区教育中心的工作思路和意见,继续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部门职能,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打造学科教师教育特色为宗旨,把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目标。加强政治、理论知识与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围绕“加强校本研究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基于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以探索解决各校教学研究中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主要完成“教学研究要系统深入、质量监控落实要及时反思追踪、队伍建设力求点面并行的工作目标。(特别强调:增强目标意识、成果意识、宣传意识,做到计划中成果目标清晰,实施中落实达成成果步骤,实施后及时归纳整理)。将继续以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研工作的力度与深度,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围绕上述目标,制订计划如下:

一、突出教研实效性,促进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

教育中心将发挥引领、指导、服务的职能,与各参与学校共同研究,归纳成果,促进我区校本研究的深入进行。

针对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薄弱环节找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利用学期初的调研时间,了解和掌握各校教师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学期的主要研究目标。(教学方案制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方式与要求;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等。)各校校本研究内容,针对时间随意性大,部分教师自主参与性较差,研究缺少针对性、系统性,校际间研究实效差异较大等。各学校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专题研究基础,本着继承中发展的原则,追求专题研究的深入与系统,形成专题研究螺旋上升趋势。以“研训一体”式研讨为主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教师理念提升与教学行为转化的同步发展。

促进校间校本研究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区、片、校、校际间建立立体教研体系,进一步完善校片联动、片片互动、同课异构式、等方式的研讨。促进教师反思意识,树立团队研究习惯的养成。

围绕目前校本研究共性问题,设立以下几项专题研究,采取自愿申报专题,与教育中心教师合作完成的方式,注重实践中反思、归纳中提升、展示中推广。主题为:(1)如何在专题系列研讨中,深化校本教研;(2)如何在健全管理制度中,深化校本教研;(3)如何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深化校本教研;(4)怎样实施校际团队研究,深化校本教研。

二、抓典型群体,促进教师梯队建设

针对问题:课改试验,使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缓步摸索前行,缺少榜样的激励及引领作用;中青年教师研究倦怠现象较为普遍。

1、 本学期继续完成区级“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使其成为骨干教师再成长的过程。在学科中树立榜样意识,以此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2、 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的作用,要以身作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教师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发挥其在教研中的引领指导作用。

3 发挥区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跟踪工作。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教学研讨中的表现、理论知识水平测试等方法,促进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使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健康成长

4 进一步推动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及时的归纳、整理有效的教法,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本学期将举行“教师风格展”。

三、           加强教学管理,探索多元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  坚持“教学质量即时反馈追踪制”。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重点把好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多元检测、反馈矫正五个环节,着力健全教学五环节研究制度和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均衡发展。

2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规范随机质检、阶段检测的制度,加大检后追踪力度,促进各校落实检后质量分析和教师教学行为矫正。

3  抓好教学基本功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队列队形练习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养成“令行禁止”的习惯和意识,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5 以创新的精神和思路、扎实有效的行动,指导新学期的各项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教改动态和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好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6进一步做好与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与沟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更多的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

四、体育课堂教学五环节要求 

1、课前准备,围绕课程标准,围绕学科目标,深入挖掘教材,确立并细化每一课时、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需要、结合自身能力,设计能为达成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起直接作用的教学策略,同时准备好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清洁工作。

2、课中实施,落实三个注重和三个关注。既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关注三维目标间的和谐统一;既注重预定教学策略的实施,同时关注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既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同时关注“尖子生”和“困难生”的特殊培养。

3、课后反思,把握三个结合。结合预定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策略选择的有效性;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实施教学策略中的得与失;结合学生发展与反思预定教学目标是否准确。

4、多元测检,围绕教学目标探索多元化质检方式,在原有以实践操作性的基础上、探索理论知识与应用的测试,综合运用检测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的方式等,注重拓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在参与质检、参与评价中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5、反馈矫正,端正质检目的,通过认真细致地分析查找日常教学中的得与失,如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影响学生均衡发展的原因所在,特别是通过级部中教师间的交流切磋,查找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追踪实施。

五、深化校本教研,共建发展团队

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存在意义上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中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生命倦怠,体会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乐趣和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1、把握好校本教研的四种特质。

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教师是教学原理的创造者。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是对自己工作和生命价值的批判性反思。

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这种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通过“对话文化”获得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2、尝试几种教研方式

专题式研究有利于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有利于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但须注意专题于课堂教学总目标、各环节目标全面的紧密结合。

榜样式课例教研几经打磨的优秀课例让参与教研者形象地感知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怎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其优秀做法可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推广实施;同时可以使授课者在研究完善课例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技能,特别是在众多参与者共同研究时,多方认识、智慧碰撞不仅对授课者非常有价值,而且对所有参与者都会有不同收获。

常态课课例教研无须投入太多时间、经历的常态课,因常态而令人感到亲切,而利于接受,同时使参与者在汲取优势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发现问题,引以为戒。因此课后的研究分析要细致、准确,抓取问题要清晰、全面,同时特别注意需研究出纠错的方法。

同课异构式、接力棒式、传承式等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方式大家已熟知,所谓接力棒式,是指同级部的老师依次同上一节课,每位老师的课均汲取前面老师课中的优点,最后一节课将凝聚所有老师的精华,成为精品课。这样的接力让老师们经历了各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在体验中明确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作用与效果。所谓传承式,是两人或三人共同完成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可以让参与者清楚地感受到如何使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和谐而系统地完成。

研训一体化教研;根据教师群体的共性问题,设计培训与课例相融合得教研内容,这样的教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直接指导行为,行为提升为理论,这样的教研指导作用是全面的非常有成效的。

本学期,我会继续努力以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工作中加强政治和理论学习与反思,做到问题与研究、服务与落实有机结合。努力做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的教研员,力求高质量地完成市教研室、区教育中心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

四、本学期各月份的主要工作安排

1、九月份:落实学校“教学方案”制定实效性和校本教研开展的组织形式。

2、十月份:加强课堂教学多元评价功能与运用,做好市评优课的选拔工作。

3、十一月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和区级校本教研展示1-2所学校。

4、十二月份:教学工作总结和档案整理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