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研讨会讲座
艺术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概念
全国艺术教育专家、浙江绍兴文理学院 修海林教授,
艺术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概念: 艺术能力、人文素养、
四种基本艺术能力、四科学习领域、四个目标领域、创造美和鉴赏美
艺术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念的内涵和概念界定,是随着艺术课程的研制、编创、实践而不断丰富,并形成自身较为严谨的逻辑体系的。其中一些通识性概念,在艺术课程中也有特定的内容。对这些基本理念的认识,都是和艺术课程的实践,以及对艺术课程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程总目标: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以“艺术能力”替代“艺术知识技能”。
艺术能力是整体的、综合的,是被实践验证的,无法用技术尺度来衡量。艺术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艺术能力。
“人文主题”是艺术课程实践中人文素养的呈现方式,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与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相关。
实现艺术化的生活,是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其人文性的充分体现。
2、四种基本艺术能力的“共生相成”
3、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科学习领域的“统合”
艺术课程将教学内容扩大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科学习领域,并使这些分科领域的艺术学习内容,有机地统一在新的课程结构中,成为一种新的“统合课程”。
艺术课程的设计和构建,既不是仅仅停留在分科并列的课程设计结构上,更不是各艺术分科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将课程的设计建立在人的四种基本艺术能力原本具有整体相关性的认识基础上,着眼于促进学习多种艺术能力的发展,强调艺术学科之间的连接和互渗,其设计的理念和系统构建,已真正达到一种有机的统合。
我国艺术课程的创设,在国际上不仅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并在综合艺术教育的发展中处于先进行列。
4、总目标下的四个目标领域
艺术课程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上,通过在教材编创以及课程教学中建立起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将其总目标分为四个目标领域。通过这样一种整体的、有机的联系,使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得以实现。
四个目标领域的具体呈现,主要是通过各教学单元“人文主题”的设立来完成。
艺术课程通过四种基本艺术能力在艺术课程中的“共生相成”、四科学习领域的“统合”、艺术课程总目标在四个目标领域的实现,不仅在各种艺术能力和艺术学科领域之间、在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中、在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建立了连接和沟通,同时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艺术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整合创新、开拓贯通、跨域转换的艺术能力。
5、创造美和鉴赏美(立美和审美)
创造美是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活动;鉴赏美是认识美的所在的意识活动。
创造美是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依据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艺术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驾驭,建立美的形式的创造性劳动;鉴赏美是依据以往审美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审美意识,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判断、评价的认识性活动。
就两者的相互联系而言,在艺术创造和表现这类外化的建立美的活动中,其中有审美的参与;在艺术的鉴赏和评价这种内化的体验过程中,也有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化建构。
反之,在美的外化和创建中,有内在的审美经验和参与;在美的鉴赏和评价中,同时也有内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
在艺术课程或艺术实践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形成一种对立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