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49798
在线人数: 22553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艺术学科随机质检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06-01-03阅读次数:683

 

一、测查的目的:

课程改革以来,新型的艺术课程已实施五年,并成为艺术门类教学的主流,在我区“不断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工作精神指导下,本学期初次开展艺术学科随机质检工作。目的是通过质量监控,掌握艺术课程的实施情况,全面了解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让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综合方面的成长情况,关注学生多项艺术能力的发展,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阶段检测,及时发现艺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采取更好的措施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测查的形式及内容

本次测查以艺术课程标准以及课改精神为理论依据,同时参考音乐、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检测内容与形式为了使全区检测工作体现可比性、可操作性,前期给老师们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参考,涉列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等要求,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内容来界定标准进行测查。

本次检测以音乐、美术两大部分为侧重,根据三年级学生应达到的音乐、美术技能为标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全面考察学生的书面和实践水平。其中书面测查涉及到音乐听赏、乐器识别、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判断等多种题型内容。实践测查安排了美术绘画、歌曲演唱、竖笛吹奏,及常用乐器的认识与掌握等内容。

三、全区基本情况及呈现优势

本次检测抽测了全区15所学校,其中312名学生参加了书面题的测查,全区平均优秀率40.4%,达标率 97.8%312名学生参加美术部分的绘画,全区平均优秀率为80%261名学生参加了音乐实践,其中演唱方面全区平均优秀率为67% ;吹奏方面全区平均优秀率74.3%;乐器应用方面全区平均优秀率为74%

 

书面类音乐方面,从整个测查情况来看,各校学生在乐器的识别与应用方面表现较好,体现了教师对于乐器知识的教学较为扎实,灵活,其中民族乐器的识别一题(第二大题第1小题)六所学校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其中文登路、定陶路小学正确率达到100%,常用乐器应用一题(第二大题第2小题)8所学校正确率达到90%以上,其中大学路、文登路、嘉峪关、定陶路正确率达到100%,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对于常用乐器忽视的现象,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于乐器的音色特点基本掌握,达到了会认、会用的目的。

 

在音乐实践部分,我们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逐步提高,特别是竖笛吹奏方面有较大进步, 其中镇江路、新世纪、区实验、莘县路、定陶路5所学校的优秀率在90%以上。常用乐器的应用是和书面中第二大题第2小题相结合,借此发现学生的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本题中镇江路、新世纪、区实验、大学路4所学校的优秀率达到100%的好成绩。

 

书面类美术方面,我们从美术知识和绘画实践两方面来测查学生的美术能力,从整个测查情况来看,体现出学生基本掌握本册中的知识点,能够熟练的运用绘画技能完成美术实践绘画。各校学生在美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表现差距不是很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们从美术的色彩知识、构图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适合纹样外形一题,全区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100%的学校有7所,唐三彩的颜色一题,全区正确率达100的学校有11所,葫芦娃颜色一题,全区正确率达100%的学校有6所,版画种类一题,全区正确率达100%的学校有4所,视觉构图一题,全区正确率的100%的学校有7所。

四、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从本次测查中发现,各校在诸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题 “聆听”。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体验、感悟是音乐学科的突出特点,也应成为音乐侧重的艺术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本次检测中我们将听力练习加重比例,目的是掌握和了解学生对音乐聆听与分辨的能力,检测教师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施教情况。

    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重点歌曲和乐曲的旋律记忆程度、但从成绩情况看学生间差异较大,有两所学校成绩在100%,而有3所学校的成绩却低于40%。原因:1、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相对模糊;2、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将音乐的播放序号填成曲目编号,导致答案错误。

2小题“音乐片段鉴赏”主要检测学生对音乐中演奏乐器的听辨,考察教师教学中对音乐体裁的分析。本题成绩也出现不均衡现象。原因:学生对于音乐不够熟悉,对于出现的新的版本音乐没有灵活判断。

3小题“音乐片段鉴赏”主要检测学生对音乐的熟悉和对音乐情感的理解。本题有三所学校正确率在100%,而有3所学校正确率在0%。原因:学生对于歌曲不熟悉,学习歌曲过程中没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歌曲情感内容。

建议:

1、  教师应继续加强音乐的实践性鉴赏活动,加大听赏的信息量,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将音乐中的记忆点,即主旋

律熟悉把握。

2、教学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把握,将音乐作品的知识目标(如:作品的乐器、乐段、旋律特点等要素)与情感目标(如:旋律主题意境、音乐形象及情感的理解)有效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理解、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加深对音乐作品记忆并对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

3、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灵活聆听音乐的能力,对于音乐的演奏乐器不可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版本,以学习经验来对比判断。

4、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借助音乐形象,有效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第三大题“判断”。包含音乐知识的检测和音乐要素、音乐体裁的掌握。多数学生的表现反映出对于音乐中要素的作用理解不到位,例如:歌曲《回声》中力度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有“影子”的效果。学生不明确。原因:学生对于《回声》作品不熟悉;音乐要素:力度、速度划分不清;要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没有掌握与理解。

建议;

1、  教师课前应对音乐作品分析到位,对作品特点把握准确。

2、  根据三年级学生水平,准确确立教学目标,例如:在音乐欣赏中,将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作为重点渗透于学生,使学生不仅加深对音乐记忆,更多的是从音乐的角度理解音乐形象的建立。

 

在实践部分的演唱歌曲方面,多数检测教师仍反映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薄弱,缺乏自信。

建议:

1、  平日教学多提供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2、  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音准、音色、气息、表情等最基础的演唱方法,不可一味的说“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

 

美术部分的书面题中,第四大题的第一小题,有一些学生对剪纸适合纹样的外形概念模糊。第四大题的第二小题中,各校间在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问题出在,学生对色彩名称不明确,把“赤”和“红” 这两种颜色混淆了,不清楚“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赤”就是“红”,所以在填空中,又把“红”填上了。第五大题的选择题中,还有个别学生有粗心的错误,把ac写混了。在第六大题的绘画实践方面,学生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知识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能够较大胆的表现,画面构图较为完整,色彩搭配协调。但有的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较差,涂色也不均匀。

 

在绘画实践题中,各校的绘画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校学生整体绘画水平较高,有的学校两极分化, 既又特别好的,又有很差的,还有的学校整体较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重视学生的艺术能力发展、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的同时,是不是还应不要放松对学生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绘画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建议:

1、美术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绘画方面,需要教师平日多提供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绘画表现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而是要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

2在实践绘画中,还有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缺乏个性化,在平日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学生,找准他们发展表现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画出富有个性特点的美术佳作。

 

本次艺术学科的质量检测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利于教学的客观问题,为了将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我们借此机会给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1、  研讨活动是传递教学信息、探询教学方式、把握教学方向的桥梁。老师们应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艺术研讨活动,在研讨中避免旁而待之,认真参与研究、把握研究方向,吸纳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灵活应用于自身教学之中。

 

2、  教材的理解与实施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为此希望艺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以更好的承担艺术教学工作。

 

3、  面对检测工作,教师所持态度不同,有的学校教师教学前松后紧,检测前期采取应急措施,有的加班加点来强化质量,影响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的片面强化,导致学生艺术学习不全面不均衡,这样便失去了检测的实际意义。为此建议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重难点,合理适度地安排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4、  根据市教研室统一意见,艺术课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应尽可能由音乐、美术两位教师合作承担一个教学班,但由于个别学校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艺术课人事安排不能达成,导致艺术课教学片面、缺课等现象,教学质量相对薄弱。

 

5、  根据课改与课标精神要求,位于三年级应掌握一样简单的乐器,竖笛配备学习应从三年级开始启用,希望各校给与支持迷失给学生定购额配备。

 

6、  各校针对检测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反思与调整,共同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注:由于艺术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在进行首次质检工作中启用了全区音乐、艺术学科中心组教师和部分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师作为评委小组,她们在各个环节的工作中表现出认真的态度,使此次质检得以顺利开展,在此向各位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向各校领导对艺术学科质检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