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测查范围为全区30所学校的所有五年级学生,由中心统一命题,检测内容主要以本学期所学一、二、三单元内容为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题型灵活,内容全面,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结合以往学习的知识,如平移旋转等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测查我们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多数学校也能按照区统一规定的评分标准较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测查的公正性。
下面让我们就29所学校上交的反馈情况作简单的全区分析,希望老师们能根据我们分析的情况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
五年级数学三月份月质检情况汇总
2006年4月
全区
平均 |
平均分 |
优秀率 |
达标率 |
概 念 |
计 算 |
实践操作 |
解决问题 |
聪明小屋 |
89.1% |
82.0% |
98.4% |
88.3% |
90.7% |
90.2% |
90.0% |
81.9% |
质量简要分析:
优势:
1.学生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解方程,计算的正确率较高,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格式要求正确计算,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规律准确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说明学生计算准确,方法灵活。
2.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解答与之有关的概念和应用题,填空题的第1、5小题,判断的3、5小题,选择的4、5小题和动脑筋正确率较高。说明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了本单元的概念教学,并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动脑筋的正确率高达81.9%,说明老师们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深度和灵活性的训练。
3.数对知识掌握较好,填空题第3小题,判断题第2小题正确率很高。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数对、方位、平移、旋转等知识,说明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画图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4.本次测查注重考查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尤其是第5小题,大部分学生面对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能列出方程,并运用已有的混合运算和解方程的经验,正确求出方程的解;也有的学生能够将3支圆珠笔的总价设为x,列方程分步解答。说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独立面对问题,综合运用知识,从容应对的能力。
发现问题:
1.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小数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如口算:5.4÷0.06=0.9或9,究其原因是对小数除法掌握不扎实,移动小数点位置错误或者在商的末尾漏添0。解方程的错误,也集中在小数退位减和小数乘除法计算上。部分学生没有找到最小公倍数,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120等,还有的学生没有正确使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造成错误。要求老师们从基本的计算入手,加强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2.从测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概念题正确率有所提高。但是填空题的第8小题、判断题的第4小题,选择题的第3题出错较多。填空题的第8小题,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将求最少用的块数错误的理解为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选择题第3小题,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算式m÷n=17(m、n都是自然数,n≠0),意味着m是n的17倍,所以无从下手,说明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老师们缺少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学习仅限于课本上的题型,知识接受过于死板,造成学生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判断题的第4小题错误较多,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缺乏准确的认识和规范的表述。老师们在今后概念教学中,加强学生表述概念的训练。
3.本次测查涉及到了上学期平移和旋转的知识。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旋转。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适时加以补充强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待提高。例如有漏写字、看错题、抄错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符号用反的。特别是审题错误相当多,希望老师们从平日练习入手,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通过反馈了解到仍有部分学生对“找规律”的题感到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对如何分析规律不明方法,缺少有效的观察与分析。因此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规律的方法,加强此类题目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改进措施:
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特别是概念,注重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不断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真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的结果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希望老师们能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重视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工作,对他们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漏补缺,发挥班级小干部、小助手的作用,以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市南教育中心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