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测查由中心统一命题,测查范围为全区所有五年级学生,主要考查了第六、八、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测查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又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题目,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精神。本次测查我们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各校老师也能按照区统一规定的评分标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下面就这次测查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进行简单的全区分析,希望老师们能根据我
们分析的情况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
五年级数学质检情况汇总
2006年6月
全区
平均 |
优秀率 |
达标率 |
平均分 |
概 念 |
计算 |
解决问题 |
71.8% |
97.5% |
85.4 |
87.7% |
91.2% |
85.4% |
测查后的反思:
优势:
通过本次测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思维清晰、解题能力有所提高,正确率较高。
1. 概念部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较好,如填空题的4、6、7、9题,学生的失误很少,看来学生能进行积极的思考,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判断的2、4题,选择的1、2、3、5题正确率也较高,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严谨性有所提高。
2. 测查中计算部分的正确率最高,着重考察了约分通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并能根据算式中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方法计算,反映了我们的老师平日的基础教学是扎实的,灵活的。
3. 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测查内容,人人都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这次测查的一个特点。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思考过程清晰,“拓展天地”中3、4、6正确率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
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测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错误现象的出现相对集中,现具体分析如下:
1. 从测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概念题正确率有所提高。但填空第1、2、3题错误率较高。特别是第1题很多孩子没有将 和 找准公分母进行通分而是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扩大两倍,还有的学生做完后没有在图中表示通分结果。同时部分学生对于单位之间进率的换算还不明确。有些学校填空第8题出错的人数也较多,这道题将数学与语文知识整合在一起,先要先找出4个错别字,再算出分率。有些学生没有把错字全部找出,有的学生没有约分,看来老师在教学中要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约分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对于较大分数的约分方法没有掌握。如 和 等,学生不能一下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老教材的方法,从最小的质数开始,逐次找出分子分母的约数进行约分,最后化简成最简分数。此外分数混合运算时,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还需提高。如计算 - + 时,学生不明白要带着运算符号搬家;又如计算 -( + ) 这类题目,可以通过分别计算让学生体会总结,括号外面是减号的脱去括号要变号。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提高计算的灵活性,是老师们计算教学的努力方向。
3、拓展应用中,部分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第1题,这道题并不难但由于学生不审题,受到平常练习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不看问题直接计算,知识之间产生了干扰,错题率较高。又如解决问题部分的第5题,部分学生数感较弱,不能明白的看出分子分母有哪些公因数,计算结果没有化简。第7题有些学生只列式说明了聪聪说得对,但没有证明明明说错了,可见学生缺乏分析题目的策略意识,考虑问题不全面,证明不严密。
4、测查中还显现出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有漏单位名称、看错题、抄错数的,还有个别漏题的现象,学生认真检查的程度不够。希望老师们从平日练习入手,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措施:
出现了上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也反映出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到位。因此在这里给老师们提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解概念,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通过单元的整理练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注重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游戏,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2、加强约分的练习,可以总结方法,帮助学生能迅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将分数准确的化简。加强口算练习,坚持每日一练,平日不断巩固已经学过的计算类型,做到熟能生巧,勤能补拙,老师要将计算训练作为平日学习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3、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平日的教学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象,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教师也可以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优化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练习中,结合具体的题目,加强阅读理解,重视题意分析,通过作业及测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错误,经常性的进行改错练习,发挥典型错误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还要借助各种学习形式,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追赶的目标,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信通过本次测查,老师们能够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一名高效益的老师,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