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89125
在线人数: 2034

史地类课程在品德学科日常教学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07-03-28阅读次数:4833

课改后的品德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把小学阶段原有的“思想品德”、“劳动”、“社会”等课程整合成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们在学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地理、历史的基本常识。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地理类的品德课呢?

(一)把握好课程性质

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历史、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历史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学生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历史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历史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历史的兴趣,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例如:(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上篇),一共有三课,分别是《鸦片的背后》、《中山陵前》和《南湖游船》。这三篇课文之间联系紧密,如果能用概括的词来说明的话,第八课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屈辱,第九课讲的是中国人民在抗争,第十课则是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成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了达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这一目的。

(三)课堂教学

如何使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呢?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            首先,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进行教材重组。教材只是个例子,它的编写是面向

广大学生,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地区的孩子,所以教师对于教材要合理使用,可以更换

教学内容,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可以增减教学内容,也可以调整教学进度,还可以重组教学单元。例如《首相的歉意》这一部分,可以学习,也可以让同学自己阅读体会。在采取的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多变,本课学科知识逻辑性强,如果完全按本教材学科知识的逻辑讲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思维上也难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段历史形象地转换成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利于他们掌握这段历史。例如,我们可以由林则徐禁烟这件事引入,因为学生对林则徐这人人物较熟悉,这样切入主题可以激活同学的兴趣,尽早地融入德育的场景中。

2)        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如:在五年级《环球旅行去》一文的教学中,在讲解到“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四五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用重达10多吨的巨石建成金字塔的”以及介绍狮身人面像的历史故事时,不必故意强调,埃及人是如何如何伟大,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智慧!这种直接的强调反而引起学生的厌烦。其实,教师只要播放有关金字塔的相关录像,学生会自然地受到触动,情感得以升华,会被古埃及人的智慧所折服,自主去探究有关金字塔之谜,引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种情感上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强加的,而是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是意之如此,情之所致。这样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种知识时,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和应用,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历史地理这样枯燥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更好的交给学生呢?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应是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活动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 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活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如讲解在六年级下册《从世界看中国》一课时,如果只有老师枯燥讲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相关的资料,是相当枯燥的,如果在教学中,设计“中国优秀旅行社”的活动。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旅行团,对于祖国的位置、面积、特产、风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制作《中国旅游指南》,在班中进行竞赛, 这样通过展示学生提问、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也玩到了,寓教于乐。

2.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主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人。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这也是每个老师都必须认识到的。

      例如在上《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中“如何面对那段历史”活动主题,这课时,如果只是关注书上的内容,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也不能深刻的体会,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入手,找到日本人对这段历史的态度,这方面的资料很丰富,《生活在线》《新闻联播》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些事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在自己的身边在真真实实的发生自己的身边,通过采访身边人,了解他们的理解与态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科整合

在讲解品德与社会高年级教材时,时常能发现有不少活动与科学与语文课有联系。

你可以惊喜地发现,有许多在品社课堂上无法实现的设计,可以利用语文阵地,丰富《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巧妙地进行两者间的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如在教学“中国任命站立来了”这一主题中有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国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课文《中国节》、《回自己的祖国》《七子之歌》等,这样一来不清丰富了课堂,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生产生共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其次,合理开发、利用教材:1、用好光盘提供的资料;2、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掘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如网络、图片等等,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掌握本课的史实、史论。

 

一点建议:

在教学中我发现,要想教好史地类的品德课,教师没有丰富的地理历史知识是不行的,如果是一边学一边教的,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