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学科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研讨活动一览表
发表时间:2004-01-12阅读次数:3695
组织者 |
王红梅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一次 |
8、19 |
太平 |
1、 品德与生活过程性评价介绍;
2、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材分析;
3、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4、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
金门、海利丰、定陶未到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 关于过程性评价作说明,太平路小学于彦老师作过程性评价尝试性做法的报告;(课件展示)
二、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材分析;(教育中心 王红梅课件展示)
三、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香港路小学 刘海鸿 课件展示)
四、 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贵州路小学 徐 泳 课件展示)
五、 给老师的教学建议;
六、 填写教师任职表;
七、 本学期校历。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二次 |
9、25 |
嘉峪关 |
1、《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第一册、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3、新学期计划; |
基隆、海利丰未到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教研员做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二、江苏版第一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进行教材分析(市实验小学 王甜 课件);
三、教科版第三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进行教材分析(新昌路小学 仲潇雯 课件);
四、教研员布置新学期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
五、布置11月初将要开展的品德与生活学科“活动设计、案例”有关事宜。
简记:为做好本次教材分析,市实验小学的王甜老师和新昌路小学的仲潇雯老师课前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将教材分析的内容制作成清晰精美的课件与老师们交流共享。
|
组织者 |
王红梅 刘海鸿(品德与社会兼职教研员)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三次 |
10、28 |
市实验 |
1、 观摩两堂现场示范课
2、开展参与式评课、研讨; |
基隆、镇江、金门、香港、嘉峪关、天山、海利丰、银海未到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 市实验小学王甜老师出研讨课一节;(《坐立走有精神》江苏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二、 贵州路小学徐泳老师出研讨课一节;(《请到我的家乡来》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
三、 出课教师说课;
四、 全区学校按东、中、西三片划分,开展参与式研讨,以小组形式汇报;
简记:1、贵州路小学徐泳老师作为兼职教研员,带头出研讨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2、在进行参与式研讨评课时,三个组的老师参与的热情很让人感动,评课的水平比较高,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大气,不在小环节上斤斤计较,而是从目标入手,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真正体现出老师们在课改学科中的进步。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四次 |
12、23 |
嘉峪关 |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研讨会;
2、兼职教研员组织研讨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赏析)。 |
全勤 |
研讨活动简记:
本次研讨活动主题:网络环境下的品德课
1、 网络环境下的品德与生活课:新世纪小学 袁 莉 《小街的变迁》
2、 教研员王红梅老师评课;
3、 布置作业:将听课反馈以学校为单位从网上反馈,发到教研员的邮箱里;
4、 品德与生活兼职教研员贵州路小学的徐泳老师组织老师进行优秀活动设计、案例赏晰
根据前一段时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组织的优秀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的评
选活动选出的佳作各三份,分成两个组传阅,请老师们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然后围绕“你认为选出的活动设计、案例的创新点在哪里?你认为还有哪些环节不尽人意。”展开讨论。
说明:积极参与听课后网上反馈的学校有:德县、镇江、基隆、八大峡、贵州、海利丰、宁夏、莱芜、太平、天山、香港、燕儿岛、育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