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研讨活动一览表
发表时间:2004-01-12阅读次数:2886
组织者 |
毛小园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一次 |
8、19 |
文登 |
暑期培训 |
全勤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学科质量分析 市南区教育中心 毛小园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教材分析 市实验小学 吴 伟
四年级教材分析 新世纪学校 杨 荣
五年级教材分析 宁夏路第二小学 徐 婷
三、传达本学期工作重点 市南区教育中心 毛小园
四、自由交流与研讨
体会:本次研讨,针对前期进行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做了阶段小结,对各校一些比较好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并对今后评价工作提出建议。三位进行教材分析的老师均为学科骨干,结合自己以前的活动经验,向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活动设想,活动建议,并给老师们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对老师们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有价值。
在自由交流与研讨中,老师们就本学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二次 |
9 |
定陶 |
综合实践通识培训 |
香港未到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相关理论讲解 (教育中心 毛小园)
二、课例观摩 (定陶路小学 姜敏;南京路小学 雷达)
三、讨论
体会:本学期,有很多新教师加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和研究中来,为了使老师们尽快熟悉学科特点,特安排了这次专题研讨。在进行了相关理论讲解以后,请老师们观摩了两节课例,分别是同一主题的指导课和汇报课。主要目的是让老师们了解学科性质,基本明确该如何组织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老师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通过这次研讨,学科新教师很快进入了角色,为尽快投入到学科的研究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研讨次数 |
时间 |
地点 |
研 讨 内 容 |
出勤 |
第三次 |
11、27 |
定陶 |
综合实践通识培训 |
基隆未到 |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期中反馈小结 教育中心 毛小园
二、过程性评价经验交流 嘉祥路小学 薛静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区实验小学 张 媛
四年级:新世纪学校 杨 荣
五年级:市实验小学 张春荣
四、外出学习反馈交流:大学路小学 田辉
体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从一开始的不重视,到后来的过程性评价实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阶段测查也根据需要做了适当的调整。以前我们到期中的时候会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安排一次阶段测查,并在终结性评价中占一定比例。现在考虑到我们一学期做的若干个主题探究活动之间是并列的,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也考虑到老师们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取消了阶段测查,改为对老师们前半学期评价工作的摸底调研,此次研讨活动针对期中调研情况做了总结。田辉老师参加了省活动课教学能手的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向大家介绍了听课的体会,使老师们及时了解活动学科的发展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