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665018
在线人数: 18137

数学六年级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研讨活动一览表

发表时间:2004-01-12阅读次数:2771

组织者

于青

研讨次数

时间

地点

              

出勤

第一次

8、20

香港

1、向全体老师传达省会精神。

2、传达校历。

3、全册内容的修定情况及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4、介绍本学期的研讨主题。

全勤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1、               总结了上学期各中心组的研讨情况,对部分学校的创新做法及认真态度作了表扬,鼓励老师们在新的一学期更加努力地工作。

2、               本学期的研讨主题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教学。

3、               省教研员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谈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些教学中如何备课的问题。

研讨次数

时间

地点

              

出勤

第二次

9、22

教育中心

1、期初听课调研小结。

2、向老师们推荐北京路小学张惠老师的课例《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教研员的评课。

3、向老师们推荐一篇文章:《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四怪”》。请老师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认真研读,引发反思。

4、第二、三单元教材分析。

全勤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网上交流

在听课中发现我们的老师都在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创设情景引入等,这是在努力向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改变。但是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想是不是在备课方面存在只备教案,不备学生的现象。希望老师们在设计教案时,多想想孩子,你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能够说到些什么,而不是在上课中执行教案,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给学生充分交流和活动的机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他们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机会,使他们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的模仿预记忆。

 

研讨次数

时间

地点

              

出勤

第三次

11、5

市实验

1、与老师们商讨小组合作机制的组建与运作方法。

2、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3、向老师们提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及“梯形面积公式的拓展与应用”课堂实录一份 ,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全勤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1、             本次研讨活动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认真研究运用旧教材如何实行新的教学方法。上课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了较为现实的问题情景,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2、宁夏路小学的潘瑞香老师,在教学当中热爱学生,勤于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指导与帮助,很有成效。因此在今天的研讨活动中,潘老师向全体老师们进行了经验介绍,反响良好。

研讨次数

时间

地点

              

出勤

第四次

12、4

文登

1、文登路小学的高绪洁老师授课一节《百分数的应用题》

2、介绍区实验二小李国庆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

3、传达复习意见。

全勤

研讨活动中典型事例简记:

一、文登路小学的高老师善于动脑,肯于钻研,教学中双击扎实而教法富有创意。本节课,教师紧紧的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情境,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当中得以充分体现。上课效果良好。

二、向老师们推荐区实验二小的李国庆老师在教学当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为明显的几种做法。李老师的经验介绍朴实无华,但与教学十分有效。要求各校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使复习更有实效性。

三、向全体老师传达复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