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师终身与书为伴,终身走在“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上,这是青岛朝城路小学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日前,学校以承担的市级“十一五”科研课题:《以经典阅读为支持的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研究》为契机,大力开展“书香涵泳,润泽心灵”的教师读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首先在教师中深入实施“读书富脑工程”,不仅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而且通过文化浸润,建设具有专业取向的教师文化场。学校为了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典籍,发放了一系列“教育大师”的专著、专论,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以及《陶行知教育文集》等,由教师个人制定读书计划,并给足教师学习研讨交流的时间。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读书指导性建议,如将书中那些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较紧密的部分摘录出来,作为导读等。
同时,学校还定期开设“书香涵咏,润泽心灵”读书论坛活动,论坛对象为所有教师,没有年龄长少,资历深浅,观点正误之分;论坛内容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体验、问题、探索、研究等;论坛形式也不拘一格,可独论,可对话,可争辩;论坛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左右。“论坛”可以成为教师们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新思想的圣坛,成为教师们个人才艺展示的舞台,也可以成为教师不同思维、观点碰撞的辩坛。
这项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