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47752
在线人数: 3390

青岛市市南区名师工作掠影

发表时间:2006-06-29阅读次数:6111

                                        

名师是区域教育的品牌,是区域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与示范者。十五期间,青岛市市南区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探索性研究”即将名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市南区教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名师队伍的打造成为市南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南区政府、市南区教体局、市南区教育中心对于名师队伍的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了大量资金,在上级领导宏观规划、大力支持下,市南区的名师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几年的时间稳步走来,市南区的名师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评价导向,关注过程,开展首轮三型教师认定。

二○○三年,市南区将“适应新课改需求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构建教师评价体系的总目标,运用教师发展评定杠杆,引导学校走出教师考核、评价过于强调“约束”、“限制”的旧框框,将目标指向教师工作的改进与提高,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关注过程,将教师日常工作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育中心集结科研、教研、师训三方研究人员,从师德、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学风格和发挥示范作用等方面确定评估标准,共同制定了《市南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提出了“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三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市南区进行了首批三型教师的认定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的“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教师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坚持“教师自主申报、学校与教育中心、教体局分层评价,全员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全区教师中首批认定69位名师,并决定市南区“三型教师”两年认定一次。三型教师的认定,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极大调动起广大教师主动学习,参与研究、寻求发展的内驱力。

二、制度引领,名师义教,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四年五月,为鼓励我区名师型教师积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保持原有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和进步,市南区教体局出台了《市南区名师型教师动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了名师应参加的提高培训,40岁以下名师型教师2年内应进入国民教育本科层次学习,每学期学习一至两本教育理论书籍以及两种以上教育刊物,每年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在正式刊物发表与本校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案例、课例等)不少于一篇。同时规定了名师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应承担的任务,每年承担至少1-2次学校校本培训授课与指导任务,承担学校科研课题的部分理论指导与课堂教学实验任务,协助学校及时总结教学及研究工作中的经验,带一至两名校内骨干教师,使其不仅成为校级学科教学的带头人,而且创造条件,争取每年出片级以上研究课或公开课一节。承担由区教体局或教育中心安排的临时性的代表区级最高水平的研讨课、公开课或区级讲座等教学活动1-2次。为加强对市南区名师型教师的规范管理,市南区教体局研制了《市南区名师型教师管理手册》,每年12月份,由教育中心统一审核并盖章。

    名师是学校中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名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华,为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市南教育服务品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规范名师义教工程,加强参与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市南区教体局于二○○四年发布了“市南区名师义教工程”教师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在道德规范、业务要求方面对名师作了进一步要求,同时对参加“春雨行动”、“春蚕行动”、“春竹行动”的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提出了不同的任务职责。名师义教工程通过定期开展名师热线答疑、网上答疑、名师进社区、帮扶特困生等活动,使名师走进了社区,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困惑,把教师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和奉献活动,充分展示了市南区名师的风采。青岛市各大媒体纷纷对市南区的名师义教工程予以报道。

    三、培训提高、工作交流,促名师专业化发展。

在发挥名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同时,市南区教育中心组织了多次名师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名师的专业化水平。二○○四年八月,首批名师培训班35人由教育中心杨福林、黄荣副主任带队,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青岛市南区教师发展培训基地于暑假期间在北京举办的名师型教师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名师型教师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学员们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教授的《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专题讲座和北京和平里第四小学陈主任做的《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经验介绍,观看了相关的课例,通过与北京名师的交流,建立互学互助的联系。这次暑期培训,使这批名师型教师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二○○四年九月,我区召开首次名师型教师工作会,人事科科长杨明强宣读了《名师型教师工作管理规定》,嘉峪关学校的李琳老师、新昌路小学的郭锐老师和新世纪学校的张桂云老师代表赴京培训的35位名师围绕多元智能理论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感受,教体局副局长杨鸿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名师团队提出发展的期望和可行性建议,希望名师能成为学科教学的引领者,校本培训的承担者、校本科研的策划者和学校发展的贡献者,在教育中心的指导和扶持下,通过自身努力,带出优秀的徒弟,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市南教育的沃土中,成就别人更成就自己。名师型教师工作会的召开,意味着市南区把名师型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团队纳入了教体局的直接管理中,以期发挥团队的合力,实现资源的共享,推动市南教育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会后市南区教育中心网站上开辟了名师交流的专栏。将学员代表的精彩发言挂在市南教育中心网站上,在全区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二○○五年六月我区召开第二次名师型教师工作交流会,由师训部的领导、老师总结一年来名师型教师开展工作的情况,同时部署认定市南区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二○○五年七月,第二期名师型教师的暑期培训班在我区贵州路小学和定陶路小学阶梯教室同时举办,我区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市南区教师发展培训基地邀请了全国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特级教师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朱乐平、钱守望等老师现场做课并点评,聘请知名专家钱志亮、何克抗、程方平教授为我区名师开展专题讲座,精彩的课例展示和深入的专题讲座,使名师型教师充分领略教育名家的教学魅力,对提高我区名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发动创建,指导活动,认定首批市南区名师工作室。

    随着名师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探索优秀教师的培养规律,市南区教体局决定开展名师工作室的认定活动,旨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新一批的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二○○五年三月,市南区教体局发布了《市南区名师工作室认定办法》。办法要求学校首先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每年拨付一定专款支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带教青年教师,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协助学校完成教研、科研课题的开展和结题工作,区级名师工作室的认定则在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进行。

    全区十多所学校,先后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有的学校尽管没有市南区名师型教师,但也在学校基础上确定了优秀教师,成立了学校骨干教师工作室,如:朝城路小学的“李笑莉工作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名师工作室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与计划,工作逐步规范。海利丰的“李文工作室”,由几位名师联合组成,他们在带教徒弟的同时,协助学校领导共同加强学校教学质量检测,取得的经验与做法先后在齐鲁晚报、中国教育报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为推动我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教育中心决定由点带面,分层推进。师训部领导、老师深入基层学校,与我区宁夏路第二小学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并指导宁夏路二小首先建立“相琴工作室”,相琴工作室成员由学校的全体数学教师组成,工作室确定的研究主题为“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金相琴老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每周带领数学教师开展学习和研修,不断深化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师训部教师多次深入学校参与相琴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与教师共同研究、交流,二○○五年底,在师训部领导、老师的参与指导下,宁夏路第二小学名师工作室现场展示活动顺利召开。宁夏路二小的领导和工作室的老师们向全区各校的名师型教师及分管培训的干部展示了工作室的创建以及“相琴工作室”一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会后,教育中心老师向各校分管领导传达了我区名师工作室认定工作的程序。

  二○○六年一月,在各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市南区名师工作室评审小组对全区申报的十所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这些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初步建立,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与工作计划,逐步开展了专题学习和研修活动,名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得以发挥,具有成效。在评审过程中,各校纷纷展示名师工作室的创新与特色,市实验小学的徐慧颖工作室,由徐慧颖老师牵头,几名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创新的青年教师组成,研讨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思维敏捷,情感充沛,话语幽默,氛围融洽,学校的校长和顾问也参与其中相互启发,相互砥砺,取得良好的效果。新世纪学校的于聪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针对两节研讨课,大家主题明确,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共同完善。

经过评定,我区确定了首批名师工作室的人选。根据我区实际,我区的名师工作室分为两个档次,第一档由我区的特级教师组成,第二档由评审小组经过严格评审确定的六所名师工作室组成。挂牌认定后,他们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面向全区招聘学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研修活动,为我区培养新一批的教育教学专家,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招聘学员、创建网上工作室,开拓教师教育新模式。

市南区名师工作室认定之后,今后开展的工作是几位名师分别出台自己的招聘标准,面向全区招聘学员“3-5人,担任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教学研修活动。通过2年的时间,将教师培养成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名师应指导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加强学习监督与管理,及时整理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总结经验、编辑成册。

认定的名师还将在市南区教育信息网建立自己的网页或在教师博客上建立自己的博客。通过网上工作室,面向全区教师,推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主动与教师交流研讨,及时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

名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应当承担或参与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有实效性的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指导的培养对象每学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或省以上获奖论文一篇以上。

名师工作室还将面向全区展示,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名师工作室的展示,展示活动可以采用课例研讨、案例培训或教学沙龙等形式。主题明确,富有实效,能够通过展示推广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成果。

我区将加强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交流活动,定期召开区域内的名师工作室工作交流会,使名师工作室之间互相学习和研讨,提高工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风雨中,我们走来;磨砺中,我们成长。在市南区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将科学统筹,谨慎规划,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名师出高徒,名师创名校”,带动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市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