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75466
在线人数: 1886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当今教育提供出什么?

发表时间:2006-06-27阅读次数:325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繁荣尤其是物质文化繁荣的同时,年轻一代的确出现了信念危机、价值偏失、道德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客观的、外部情境方面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也的确十分尖锐地在证明着学校德育的失误,其中也包括对传统精神资源的忽视。
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诗礼之邦,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民族的道德环境,是以其勃勃生机与现时代融为一体的。因此,中国21世纪的学校德育发展,依然应以积极态度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一) 现实道德及德育问题呼唤中国传统道德精.
    
必须承认,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文明正以其强大的工具理性精神、无所不在的数量化、物质化冲击着人的生存空间,它在改变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它创造了发达的物质也鼓励了人对物欲的追逐,这同时也在淡化着人文精神,也冷漠着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道德精神的维护。这种情况导致了人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如西方人本主义觉醒,如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困境的忧虑。但呼唤又何曾有效地遏制住人的超越社会可提供性的病态物欲?在当前我国繁荣的经济形势下,这一切似乎正在复演。对年轻一代而言,物质环境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的娇宠,唯升学以求的生活目标的畸型,更显示出一种人格发展的困境。环境与家庭正在扶持一种特殊人格:以依赖为前提的虚假主体性,它潜移默化地在苛求环境、苛求他人的过程中任性地扩张,发展为自私狭隘、惧怕艰苦、心理脆弱的自我中心式人格。

学校德育虽然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但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由于物欲与道德不再对立,所以德育的形式主义只获得了些虚浮的形式,而并存的庸俗现实的道德德育却几乎已经在堂而皇之地贬抑着形式。一个半世纪以前,落后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还是以中国道德精神创造了即使被战胜,绝不能被征服的奇迹,而时下有许多物欲的年轻人虽有不被战胜的保障,却坦率表达着已被征服的道德心!而德育对此却麻木不仁。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发生第二次人才断代,而贫困的德育对此似乎也未曾觉察,还不惊心吗?
    
那些比我们率先发达的国家的哲人们,在呼唤人性复归的时候,曾惊异地赞叹过东方道德精神。不是一宗血脉,自然会对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东西也不可思议,而我们竭诚引介西方道德与德育理论的同时,是否也该重温自己的优良传统呢?道德与德育问题,呼唤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二) 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梁启超先生曾清楚地认识到形质的文明易,精神的文明难,这是不以形质为完全性文明的观点。但崇尚科技贬抑人文的倾向却至今还在迫使着人们建立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偏见,由此偏见所至,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精神资源的认识、理解、价值判断的确不容乐观。近来有一大堆泊来自西方新潮的超现实的新名词、新观念、新思想颇为活跃,它们似乎要表明一种判断:在世纪之交的转瞬之间,西方化就会代替五千年文明所形成的东方特色。21世纪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它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物质文明落差还将必然存在,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的道德精神却是完全可以自豪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诚然,在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里,日本人已经敏感地把教育目标确立为培养世界中的日本人,中国的新一代当然也应成长为世界中的中国人。21世纪中国的学校德育虽然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德育精华,却绝不能舍弃中国特色,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应成为学校德育的执着目标。
(三)文化中国和华人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含蕴
    
现代科技文明的确以其巨大的张力把世界变小了,中国文化通过多种媒介濡化至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及个体,也以其强大的涵化功能渗透到异质文化群体及个体,一个博大开阔的文化中国不仅局限于世界华人而且影响至世界各民族和地区。因此,华人教育必将成为世界教育中的优秀一族。对此,许多理智的外国人也十分清楚。客观存在着的文化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华人教育之优良传统,其渊源深厚的中国道德精神,作为人类教育之宝贵财富,无疑应当在中国这片文化沃土上得以弘扬、传承,并率先创造出新世纪的辉煌。当然,对待中国道德精神,不能像前些年亚洲大学生辩论儒家思想能不能抵制西方歪风一样,仅限于实用主义式的工具论或口舌之争。因为我们主张弘扬中国道德精神,并非把它当作一种实用的工具,可操作的武器,而是主张培养年轻一代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人格。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一) 依然要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二) 把中国道德精神作为德育之素质目标
(三)在具体的活动中弘扬中国道德精神
    
展望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如何确定其发展路向,固然可有多种的抉择、找到多视阈的启示,但却不能撇开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道德评价标准是否有相对性?有无绝对的道德标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对道德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决,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对善的行为给以赞扬、褒奖,对恶的行为加以批评、谴责,进而帮助人们明确自己承担的道德责任。它可以揭示一个人行为的善恶价值,判明这些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否符合道德理想,从而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弃恶扬善,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人们道德评价的能力,道德评价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一定道德体系原则,规范被人们接受的程度。道德评价也是个人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实践活动中。
    
道德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念,因而有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基础。没有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善恶标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以前的伦理思想家,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或者片面夸大道德评价标准的绝对性,把它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或者片面夸大道德评价标准的相对性,把它看成是主观随意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力图掩盖道德评价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善恶标准。道德评价的方式包括舆论、内心信念等。
发挥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对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提倡,都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评价是人们对客观道德行为反复认识的一个过程,也是不断地把道德行 为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相对照,看其是否相符合的过程。对一个道德行为作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不仅要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且应全面考察行为的动机与效果 ,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