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49908
在线人数: 785

教育技术学复习题

发表时间:2006-06-27阅读次数:3029

模块1

3、简述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

答:1994AECT出版了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该书中重新界定了“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在我国,我们把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不做严格区分):“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作为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经从硬技术演化到软技术,成为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能力的重大转变。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与信息、环境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6、列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1)课堂教学:技术在这里是辅助教师教的一种手段,教育技术的参与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改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的方法。

2)远程教学:在远程教学中,尽管在时间、空间上发生了分离,但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学生与教师之间完全丧失了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改变了形式,它通过通信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送,保证对教学和学习的支持。

3)企业培训:它要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运作和控制,它最关心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它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教学目的、内容和前面两个系统都有很大的差异。它要让受培训的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去掌握有用的、可用于完成实际任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且这些学习目标和所需技能是由企业发展的需求决定的。

7、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

答:1)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

它的基本特征是:一是这类教学系统的结构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授课制;二是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或传播手段来进行教学的视听传播方法;三是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传播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它强调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和视听信息的设计。

2)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适合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可能要通过一种或多种专门的教学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允许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序列的时候可以设定他们自己的学习步伐;根据个人特点为每个学习者选择学习方法、媒体和材料,并允许每个学生选择想达到的目标。

3)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

过程技术就是经过仔细设计的,具有可靠性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教与学的模式与方法。过程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们提供了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开发的框架,这些框架的应用促进了教学中的交互作用以及主动的联系和反馈。

4)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

远程教学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渠道。

8、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答: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作用:

1)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方式发生变革。(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3)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成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5)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9、了解现代教学媒体与新型教学模式建构的关系。

答: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们具有以下五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认知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模块2

5、阐述教学设计前端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1)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通常对学生的总期望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①学生所处的社会及其变化与发展所赋予学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包括长远的、近期的能力素质要求);②学生未来的职业或现在从事的职业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③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或所在的岗位技术变化对人才的希望;④学生自身对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个人要求。

学习需要分析首先要由有关部门做出需进行教育系统设计的决定,然后由教育机构组织人员和物资对教学问题症状进行分析与鉴别,并确定问题解决的适用范围,确定可以使用的学习需要分析工具和操作程序,用可测量的行为术语来描述期望学生应达到的状况,协调所有合作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形成对学生较为统一的期望,然后,就是对学习者的相关素质进行确定,对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清晰地阐明已定课题的总教学目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是将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即根据外部社会要求调整修改已有的教学目标,并以修改后的目标提出的期望值与学生现状相比较找出差距。

2)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是以总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近30年来在教学内容组织编排的各种主张中,较有影响的有三种:一是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即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让学生尽早有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去接触和掌握某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后随着学生在智力上的成熟,围绕基本结构不断加深内容深度,使学生对学科有更深刻和有意义的理解。二是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他从学习层级论的观点出发,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习得能力目标,然后按这些目标之间的心理学关系,即从较简单的辨别技能的学习到复杂的问题解决技能的学习,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等级来排列。三是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

3)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于学生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学生特征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和学生学习风格两部分内容。学习准备情况指的是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知识技能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分析的重点是学生一般特征和学生的初始能力。学习风格是指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4)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含义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总教学目标”和“子教学目标”两类。总目标是针对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单元)内容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所以是比较概括和原则性的,一般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总目标从总体上给出了对该课程(或教学单元)的教学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原则性的而不是具体的。

模块3

6、简述什么是“合理使用原则”。

答:“合理使用原则”是教育界使用教育资源的基本原则。虽然各个国家对版权有不同的要求,但对“合理使用原则”的解释基本相同,通常是指为了学习、引用、评论、注释、新闻报道、教学、科学研究、执行公务、陈列、保存版本、免费表演等目的,可以不向版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这是为了在保护版权人利益,加强对版权限制的同时,又不至于减慢信息传播速度和增加社会成本。

7、简述如何合理使用因特网的教育资源。

答:个人利用因特网教育资源,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强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合法进入因特网,即通过正常途径建立个人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联系。

(2)       建立个人账户,设置密码,以保证自己的网上权益不被侵犯。

(3)       不要有意探求、浏览、复制和修改他人的文件或密码。更不能不经他人允许而使用其账号。

(4)       如果遇到某份文件无法确认是公共信息还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应推断其为受版权保护的信息。

(5)       不要试图解除或破译受到版权保护材料的密码或侵入不允许进入的系统,特别是不能破坏计算机的管理和账户系统。

(6)       在共享状态下,不在计算机上展示令他人不安或尴尬的图像、声音、文字或其他材料。

(7)       不能采用不合理手段干扰他人使用公共信息。

(8)       对于不允许复制、收集、修改和编辑的网上材料,除浏览外,不允许违背要求。如果不能确认是否可以采取浏览之外的行动,应认定为不可以。

(9)       如果认为自己建立或创造的数据库对教学、科研工作有益,则个人有义务维护它。

(10)   个人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或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必须学会对其负责,不得随意修改网上信息。

(11)   不得传播和散布计算机病毒。

模块4

7、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过程。

答:1)选择学习内容

在一个庞大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通常存储着多种科目的课件,而每个科目按内容的不同以章、节进行组织,即便是简单的微型机CBE系统,也可以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材料。因此,在一开始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教师的安排来选择学习的内容。

2)呈现教学内容

计算机将有关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向学生说明一个概念或一种技能,特别是对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的方法变得容易理解。

3)传递教学信息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接收计算机呈现的教学信息,经过思维加以理解和记忆。

4)进行问题体温

当一个概念讲解或演示完毕后,计算机会立即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5)等待学生反应

学生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思考和判断,对计算机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通过键盘(或其他输入设备)输入自己的回答。

6)做出判断和反馈

计算机接收学生的应答,判断学生做出回答的正确程度,根据不同情况给出适当的反馈信息。这包括在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在学生做出错误回答时,指出其回答的不对,必要时还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再次回答。反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学生在做出反应之后,对他回答的结果将特别关心。这时看到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信息,给他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7)做出教学决策

根据学生完成回答或测试的情况,计算机做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或是继续学习、呈现新的教学内容;或是复习、呈现原来的教学内容;或是进行补习、提供更为详细易懂的学习材料。这些决策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做出。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描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致过程并不是说所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都是这样,不同的模式,其过程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呈现的基本过程有多大的差别,就其交互性、个别化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应是相同的。

8、简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重要)

答:1、课堂演播教学模式

又称为课堂讲解教学模式。将多媒体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系统作为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引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的不同感官。学生的反馈信息只能通过教师察言观色或提问等方式获得,难以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个别化教学模式

是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上直接运行多媒体课件,通过与计算机交互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运用某种教学策略动态地提供适合学生个人当前程度的学习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通常可以把它分为四种情况:物理现象模拟、过程变化模拟、程序性模拟和情境性模拟。

4、探索式教学模式

1)确定要解决的问题(2)创设教学情境(3)探索学习(4)交流反馈(5)评价学习效果

5、协作式教学模式

按照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将协作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两类:

1)支持多个学生的网络协作教学系统,这类系统依赖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技术,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协作教学系统。

2)支持单个学生的单机协作教学系统,这类系统在个别化CAI基础上,利用了协作教学思想和对人类协作学习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成果。目前这方面尝试较多的做法一般是,在系统中让计算机模拟一个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学习,并对学生进行帮助,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另外,对协作教学还可按协作活动的方式和程度分为以下四类:

1)观察学习,在这种类型的协作教学系统中,把一个对所有知识已经掌握的学生或专家当做训练者,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训练者来进行学习,这是一种被动的协作方式。

2)指导学习。在这种类型的协作学习系统中,当某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时,就可以通过一些媒体手段请求同学帮助。这种类型的协作学习方式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采用效果较好。这也是一种被动的协作方式。

3)讨论学习。在这种类型的协作教学系统中,一般要提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环境,常见的是一些窗口系统,其中讨论的主题窗口是分开的。学生通过共同讨论达到彼此理解,并形成共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这是一种主动的协作方式。

4)通过共同系统建构来学习。这是协作学习模式中最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方式,适合于较高级的学生和实现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之间通过共同协作,把每个人对特定主题的个别观点条理化、系统化,并结合在一起构建出最终“学习产品”----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共同完成某个正式文件,或是某种工作程序等。

协作式教学模式也是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协商和交流等活动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认知结构。

模块52、简述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答:1、文本:是指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它主要用来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扫描输入或直接由多媒体编著软件制作。最基本的一种媒体,特征:抽象性,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2、图像:是多媒体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多媒体课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将复杂和抽象的信息非常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3、动画与视频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出/淡入等特殊效果。使用得当的动画可以增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视觉效果,起到强化主题、增强趣味的作用。

视频是指用摄象机拍下的活动影像用电脑播放出来,视频是真实自然界的反映,是最接近事实本质的、最真实的媒体。

4、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声音主要有两方面的特性:瞬态性和顺序性。教学课件中所传递的声音信息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

5、视频影象:是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种重要媒介元素,一般是通过摄像或视频捕捉的方法获得。它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交待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视频影象,可以更有效地表达有关内容及所要表现的主题,观看者通过视频的引导可以加深对所看内容的印象。视频信息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声画并茂,在多媒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5、简述多媒体素材获取的方法。

答:1声音类素材的采集:(1.利用一些多媒体素材光盘中提供的声音文件。在一些声卡产品的配套光盘中往往也提供许多WAVMIDI格式的声音文件;(2.Internet上提供的音频素材库中获取声音文件;(3)通过计算机中的声卡,自己录制声音文件。如制作课件中的解说词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2、图像类素材的采集:(1.从数字音像作品中获取图像,利用豪杰超级解霸从VCD光盘上截取图像。(2)从互联网上下载图像:素材网、图库网、图片网、中国图片网(3)利用软件绘制图像(4)从扫描仪获取图像:使用扫描仪可以将照片、印刷品、美术作品以及图书等资料扫描到计算机中,变成通用的数字化图像。(5)从数码相机获取图像。(6)从计算机屏幕上获取图像。

3、视频类素材的采集:(1)从录像带采集视频信息,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视频采集卡、放像机或摄像机、连接线、采集卡驱动程序以及视频信息采集软件等。

2)使用豪杰超级解霸截取视频素材,VCD影碟中的DAT文件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中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格式转换,可以利用豪杰超级解霸将DAT文件转换为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可以引入的AVI格式或MPG格式的文件。